第115章撿漏(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鎮守浙國北部邊關的將領已幾次上書國都催促調撥軍糧,眼下北部邊關所剩的軍糧最多還能堅持不到半個月,一旦邊關斷糧那數萬邊關將士就只能靠挖野菜來充飢了,而王宮裡的大臣們商議了兩天也沒拿出一個對策來,嘉興府湖州府杭州府還有嚴洲府也都上了催糧摺子,就連糧食充足的紹興府和寧波府也跟著湊起了熱鬧,邊關和幾個州府需要的糧食加一塊竟多達80萬擔,要知道現在的糧價可是每擔一兩銀子籌措這些軍糧就得需要80萬銀子,而這筆巨大的開銷無疑是讓本就貧窮得浙國雪上加霜
兵部侍郎賈則吏部侍郎許開戶部員外郎吳成刑部侍郎季房以及吏部侍郎聞安等人早就為此布好了局,兵部本來計劃今年置辦50萬擔軍糧可現在一下多了30萬擔,這就意味著這些大臣們又能多掙一筆銀子,於是幾個人一起上湊國都應儘快籌集軍糧以穩定軍心從而推動這筆置辦軍糧的大生意
一說要花錢浙王雷泰首先想到的就是戶部,於是雷泰讓戶部侍郎白勝清算一下國都能動用的銀子有多少,只有知道能動用的銀子有多少這滿朝文武才能商量出具體對策,白勝和幾個同僚點燈熬油算了一夜國都現在能動用的銀子只有不到40萬兩
當雷泰得知還缺40萬兩銀子他不僅有些失落,本來還尋思今年國庫能有些餘盈可這一下就把銀子給掏空了,而讓雷泰真正犯愁的是缺得那40萬兩銀子該怎麼辦
白勝見浙王一臉哀愁的樣子知道他這是在為銀子發愁便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把國都缺的那40萬兩銀子平攤給各府,浙國治下有11個州府這麼一算每個州府也就平攤3萬多兩銀子,雷泰聽聞後大喜這是一個好辦法便讓白勝連夜擬了一道旨意,命各府五天內把銀子籌齊運往國都若有違命者革職查辦
而這幾天阿蘭商號所賣的糧食依然是無人問津,就算有人在米攤前停下腳步也只是隨便看看連價都不問便轉身離開,按說不應該啊糧價雖然漲到了每擔一兩銀子可我這還是每擔500文錢啊,就算生意不景氣也不能連個問的人都沒有吧
於是李松換上了人們平時穿的素衣到集市上閒逛起來,等他路過一間米鋪時看門口有56個人在排隊買米,於是他也跟著前面的人排起了隊“夥計你這米怎麼賣的”
夥計:客官米還是每擔一兩銀子
李松:怎麼一下漲了這麼多
夥計:這個我也不清楚,其它幾間米鋪漲了我們就跟著漲了
雖然買糧的人不是很多但他這好歹也是有人光顧啊,這讓李松有點想不明白為啥人家賣一兩銀子一擔都有人買,而阿蘭商號每擔糧食只要500文錢是他們的一半確無人問津,李松一連打聽了好幾家米鋪誰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糧價上漲的,都是看別人家賣的米漲價了自己才跟著漲得,鬧了半天糧價就是這麼稀裡糊塗被哄抬起來的
等李松一回到店裡李煬便問:老二都打聽到什麼了
李松往椅子上一座哀嘆一聲:老大別提了城裡這些糧商沒有一個知道是怎麼回事的,全都是看別人漲價自己才跟著漲價得,說來也奇怪人家那一擔糧食賣一兩銀子照樣有人買,你在看咱們這500文錢一擔愣是連問的人都沒有
李煬:那到他們那買糧的人多嗎
李松:倒也沒多少,我就納了悶兒了這些糧商一天賣不少了多少糧食他們也能挺住
李煬:那有啥不能挺的現在賣一擔糧食掙得錢以前要賣十擔,糧商們的財富一下就翻了幾倍瞧這架勢糧價一時半會兒還掉不下來
李松:老大那咱們是跟著漲價還是繼續按原來的價賣
李煬:先按原來的價賣一段時間看看吧,咱們要是在跟著漲價那可真就有吃不上飯的人了
李松:那行
清晨海面上的風很大數十艘大船停靠在西蘭村附近得淺灘上,這是從南國運來的最後一批糧食而讓李煬沒想到是馬楠竟然也來了,兩人一見面便朝對方快步跑了過去相擁在一起,不過這回馬楠還帶來一個人這個人我之前到南江商會的時候見過是馬楠得家兄
馬楠一看我將注意力集中在他身後時:賢弟這位是我的二哥馬南楓
出於禮貌我朝馬南楓鞠禮:見過馬兄
馬南楓對我還禮:幸會幸會
我在宋氏麵館為馬楠和馬南楓準備了一桌酒席以表地主之誼,怕馬南楓覺得我這個人小氣請他們吃飯就找了一間麵館我特意解釋了一下:馬兄你別看這間麵館門面不大但這我們這最好的飯館了,這塊的菜絕不會比城裡那些大酒家遜色
馬楠:二哥他說的沒錯,之前我來過這菜做得確實可口
馬南楓:這位賢弟你太客氣了只要能吃飽一碗粗茶淡飯即可,要知道這天底下有多少人還連一頓包飯都吃不上
馬南楓的話聽著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確讓李煬對他增加了三分好感,確實和那些吃不飽飯的人相比我們能想吃啥就吃啥算是幸運得了,閒聊中馬楠向我打聽從南國運來的糧食現在賣出去多少了,我便把現在浙國糧食行情和眼下遇到得狀況跟他述說了一遍
馬楠:賢弟你現在面對的這種狀況之前我們也遇到過
李煬:那馬兄你們是怎麼應對的
馬楠:漲價
李煬一聽有點蒙了“漲價”心想現在到我這買糧的人本來就少要是漲價那人不更少了嗎
馬楠:有時候價錢便宜買的人會覺得是你得東西不好所以才便宜,以你現在遇到的情形漲價能讓人有種緊迫感要是在不買沒準以後還會漲
李煬:馬兄那漲價該漲多少呢
馬楠:那就定箇中間價700文錢一擔給600文錢就往外賣,給到你這買糧食的人留100文錢得晃,要讓他們覺著到你這來買米自己是佔便宜的
李松:老大我覺得馬兄說的這個辦法咱們可以一試
馬楠:賢弟你幫我和家兄準備兩支商隊,我帶一支前往嘉興府湖州府衡洲府去賣糧,而家兄帶另一支到國都宇楓城紹興府和寧波府去賣糧,要讓浙國百姓知道台州有價格便宜品質兼優的糧食,眼瞅就要到播種的季節了所以到你這買糧得人肯定不會少
為此李煬從民團中抽調出了三個營的鄉勇臨時組建成三支商隊,馬楠帶一支商隊到浙國北部幾個州府去推銷糧食,馬南楓帶一支商隊前往國都宇楓城紹興府寧波府去推銷糧食,而李松帶著最後一支商隊到浙國南部幾個州府去推銷糧食,1千5百名鄉勇和5百名臨時招募的夥計趕著兩千多輛馬車牛車浩浩蕩蕩得駛出了阿蘭縣場面極其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