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對付無賴-決擇(第1/4頁)
章節報錯
回到府衙後,孫元武走到文案前在椅子上坐了下來,伸手將放在硯臺上的毛筆拿起輕輕沾了一下墨,拿過一個摺子在正面寫上“台州知府孫元武上書”內容是由於嚴杭胡三府出現旱災致使數萬災民沿路乞討湧入台州府,現今頻頻出現餓死災民更有甚者甚至以人換糧,下臣為安撫民心自籌600萬斤糧食救濟災民但也只能解燃眉之急,下臣叩首懇請浙王早日調集錢糧救濟災民,一旦斷糧恐數萬災民久則生變望浙王明斷
寫完後孫元武就這封奏書裝進紙封裡,派人連夜送往國都宇楓城,而這份奏書裡對阿蘭村李家捐獻500萬斤糧食的事那是隻字未提
深夜的月亮掛在正空中,晴朗的天空閃爍著無數星辰,今夜的月光顯得格外的明亮,李煬等人騎著馬和家兵們都略有疲憊走在回莊園的土路上
李松輕聲說:老大今天我在城裡的米鋪打聽了一下,沒想到現在每斤糧食竟然賣到了6枚銅錢一斤,用不了多久這糧價應該還會上漲
元奎一聽有些氣憤的說: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了那還有錢買糧,這些黑心的糧商還真會坐地起價,糧價漲了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了過了
李松輕嘆一聲:糧價一漲鹽價也跟著上漲,現在每斤鹽已經賣到了80枚銅錢一斤
李煬在一旁應聲:台州的食鹽好像是被張家壟斷了吧
李松:沒錯老大,今年張家算是掙到了,張家人仗著張文正在國都做官這才將私鹽壟斷,台州府的這些人對這件事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高原在一旁:現在糧價這麼高,我看啊咱們捐的這500萬糧食要派人看著點,別讓救濟災民的糧食流進一些人的腰包裡
李煬點了一下頭:這件事明天我會跟孫大人說一聲,我倒是想問你們一件事,西蘭村和蘭溪村都是臨海村莊耕地稀少,為啥那裡的村民不出海打魚來改善生活
元奎輕嘆一聲:這事我倒是有些耳聞,早些年這兩個村子還算富裕,後來海寇來襲出海打魚的村民都被海寇殘忍殺害,至那以後村民就很少在出海了
李煬應聲:台州府難道就沒有水軍嗎
高原湊了過來:以前臺州府確實是有一支水軍戰船多達上百艘,後來海寇來襲與台州水軍在海上交戰時遇到了風暴,台州水軍和海寇全都沉入了大海,剩下的水軍國戰時都被調往了邊關,從此台州就在也沒有水軍了
李煬點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啊,那臺州有沒有會做戰船的工匠啊
李松想了一下:這到是沒有聽說過,老大這事你不妨去問問韓居正
天一亮州府騎兵趕著兩百輛馬車來莊園拉糧,將糧食裝好後大家跟著州府騎兵來到了台州城,一看糧食來了衙役們紛紛上前將糧食卸下倒進鐵鍋裡,災民們也都非常自覺地排起了隊,孫元武在街道上巡視看到這一幕他十分的欣慰
李煬等人上前施禮:屬下等見過孫大人
孫元武將手一揮:不必多禮
高原看著災民輕聲說:那我們就帶人過去幫忙了
李煬跟在孫元武身後,沿著大街檢視各處施粥狀況,衙役們將一勺一勺的米粥從鐵鍋裡盛出放到災民碗裡,災民接連點頭致謝而衙役們臉上也漏出了一絲自豪感,孫元武看到這一幕無奈的搖了搖頭“哎”輕嘆一聲
李煬輕聲問:不知大人為何哀嘆
孫元武輕聲說:到明年的秋收還有整整一年,數萬災民要是一直呆在臺州城這也不是個事啊,眼看就要入冬了災民如何過冬又是一個難題,現在城裡的百姓看到這些災民都難免有些畏懼
李煬應聲:大人說的是啊,現在臺州城一些糧商已經糧價哄抬到每斤6枚銅錢,等入了冬這米價恐怕還會上漲
孫元武一聽雙眼眉頭緊皺:竟然還有這種事,今天下午本府就把台州這些富戶和商甲們召集到一起
在街道旁一家酒樓裡,張文軒正和幾個朋友在二樓喝酒做樂,看到李煬跟在孫元武的身後二人好像在說些什麼:李家那個待著到台州城來幹什麼
一名長相粗狂渾身面板黝黑身材健碩的漢子湊了過來,粗聲粗氣的說:張二少爺難道你沒聽說嗎
張文軒一臉的疑惑:廖老三有話你就直說別打哈哈
廖老三輕聲說:我聽在州府衙門當差的二哥說,台州城突然出現這麼多糧食是阿蘭村李家捐獻的
說起這廖老三那可是台州城裡的糞霸,沒錯就是“糞霸”台州城12萬居民的糞便都被他給壟斷了,這可是個無本萬利的買賣,廖老三手底下也養了兩百多號人專門去收糞便,居民看到有人肯上門收自己的糞便,那自然是樂顛顛的讓他們拿去,這些人會將糞便賣給周圍村莊上到田地裡,這可都是上好的肥料
台州城裡大小商販和店鋪掌櫃每月也都會孝敬他一些錢銀,這廖老三要是耍起無賴來那可是無人能敵,以前有一家商鋪因為沒給廖老三上供,廖老三竟讓手下推著糞車把店鋪圍了起來,弄得這家商鋪是臭氣熏天無人問津,沒過多久這家店鋪就關門大吉了,打那以後廖老三便有了一句口頭禪“要是得罪了我就讓你們關門大吉”
手底下的這些人經常與人發生械鬥打傷數人,都會被在府衙當差的二哥出面解決,從此廖老三人送外號“台州坐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