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六月中旬。

天忒特麼熱。

崔建。

一個拘謹、很悶的人,那是俞彥僑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走進了一間昏暗的歌廳。

天很熱,但那個沉默中的漢子一直帶著頂紅星的帽子,就那麼漫無目的坐在卡座上。

在見到俞彥僑等人時,他神色略微拘謹,像是從個老農在飯店請鎮長吃飯那般,手腳不知道該放哪裡,他道:

“你好,我叫崔建。”

他似乎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特意道:

“我是唱搖滾的。”

八六年五月,在京城開辦的世界和平年演唱會上,以一首《一無所有》吹響了那個年代獨屬於青年們的“叛逆”號角。

也讓“崔建”這兩個字化作某種符號,在某些青年們的心中流傳。

只不過有的人陷了進去,徹底的、狹隘的抱怨整個世界,只因為那束“光”拋棄了他。

……

張元這代的導演們給後世影迷留下的爭議很多,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真的愛電影。

個性不同的他們用自己的風格塑造出獨屬他們標誌的影片。

但他們擁有一個相同的影片角度詮釋,他們的鏡頭永遠的對焦著某個城市昏暗的“邊緣”。

……

一間雜亂無序、牆體斑駁落灰,各種帶著人物封面的書籍或畫報分散在各處角落,顯得此地主人是個得過且過的主。

&nm的膠片攝像機就那麼明晃晃的架在人前,旁邊還有個人拿著收音機儘量把控距離,不至於入了片子內。

張元頂著特眨眼的刺蝟頭,圓乎乎的臉龐,眸子裡透著凝視,雙手報肩沉默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黑黢黢的屋內,唯有從窗戶透過的幾束路燈散出的光。

俞彥僑飾演的配角搖滾樂隊成員卡子,以及俞妃鴻飾演他的女朋友毛毛,兩人在夜裡相互糾纏一如天雷勾地火。

當然,俞彥僑早早在廁所用繩子綁在了腰下,免得在人前立帳篷。

“不行…不行……不行~”

黑暗中,也瞅不清俞妃鴻的臉,俞彥僑覺著她估計在樂呵,他如是想著。

兩人你來我往推推搡搡,就是不進入正片,沒辦法,導演說不行。

“我懷了。”

“什麼?”

一束暗黃的燈光投射在俞妃鴻如鵝蛋般光滑白潤的臉龐上,只不過她的神色中透著期盼以及忐忑。

期盼,他能同意要這個孩子。

忐忑,他知道這個男人,眼裡除了搖滾,或許自個在他心裡顯得很輕,輕到似乎隨時消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