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二五仔(第1/3頁)
章節報錯
晚風兮兮,香山麗景。
縱然風景秀麗,但要是在野外一連生活十天半個月,那不是享受而是遭罪。
為了趕拍攝計劃,劇組的人員多數都駐紮在野外,吃不好睡不好,基本都在硬挺著。
話說,前些日子,有一新加坡導演來考察《三國演義》劇組,曾感嘆道:
“他們是真正的為中*華*民族拍戲!”
一語道盡了這個時代的最質樸的那群可愛的人。
……
“康導,瞧瞧,這是啥!齊山的黑山羊,今晚你算是來著了。”
片場,夜晚,一處角落帳篷裡。
俞彥僑拿起塊兩指厚左右、肥瘦相間的羊肉擱在人前一亮。
“呦,老曾,今個嘴上能抹點油光了嘿。”
“僑子,給你介紹下,選角導演,叫李老師。”
康導領著一面相儒雅的中年男人從帳篷外走進,俞彥僑見狀也是喊到:
“李老師,我叫俞彥僑,您喊我僑子就行了。”
三國劇組的主演以及各大主創們,在拍攝期間嚴禁私自外出,所以生活中除了拍戲就是睡覺了,而且還吃不好。
而如俞彥僑這般的底層群演們,則是沒那麼多規矩,偶爾的出去打打野食、解解牙祭。
不然,這老大的劇組能把人逼瘋了不可。
俞彥僑是愛吃的,不管走到哪,都不忘伺候好自己的那張嘴。
因帶著鐵鍋、各種調味料,同劇組的群演們還戲稱他是“三國炊事班班長”。
只因劇組的資金緊張,令的那幫後勤天天做些清湯寡水的白菜煮蘿蔔,嘴裡早就淡出鳥來。
劇組有一演員因一塊牛肉和廚師大鬧爭論,可想這劇組的條件有多差了。
用石頭堆砌成一個簡易的爐灶,架著小鐵鍋,再倒些紅油豆瓣醬和辣椒油,做一個簡單的紅湯鍋。
“條件差,將就將就吃,康導、李老師!”
這種開小灶的行為不建議太過張揚,人家講的是個艱苦樸素,所以三人也是悄咪咪揹著人。
“嘖嘖!”
“還是咱老京城的二鍋頭夠勁。”
康導拿起白瓷碗抿了口白酒,眉頭皺起乍著舌,一看就是酒蒙子(酒鬼)。
“李老師,我川省人,愛吃點辣,您別介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