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罷了。

感覺今日氛圍有點不對。

即便往日徐公公前來靜寧宮選旨意,所帶不過隨從太監二三人。

可此時。

徐公公身邊跟著的不是隨從太監。

是皇宮禁衛,且是禁衛軍統領郭英。

這可了不得。

郭英可是聖上最信任的衛士長之一。

急忙去叫醒小皇子。

已經不用她叫,徐公公冷漠而宏大的嗓音已經徹響在靜寧宮之中。

“靜妃接旨!”

這一聲,便是將毫無準備的酣睡中的朱棖給吵了醒來。

朱棖酣睡,可睡覺輕,有點動靜就會被吵醒。

“小殿下,是徐公公前來宣讀旨意,來者不善。”阿秋迅速起身攙扶朱棖,並小聲的說道。

對這種事情。

朱棖輕車熟路,朦朧的擦了擦眼睛,便從躺椅上一個翻滾跪下來接旨。

只是抬頭看向宣旨陣仗的時候,也是心中一震。

禁衛軍巡視守衛後宮,卻從不敢僭越各嬪妃住所一步。

可此時,郭英帶隊,二十多名禁衛軍入內不說,宮門口更是森嚴密佈,很嚇人。

“出大事了!”

朱棖心中一躁。

如此沒有前因後果禁衛軍封鎖靜寧宮,只有一種可能。

呂家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若不然,絕禍及不到靜寧宮。

“外公啊外公,我說你什麼好,早就給你說了,老朱絕對不可能停戰的,你偏不聽!”

見微知著,朱棖隱隱中已經倍感不妙。

前段時日他在去外公府邸時見到外公和一群文官,著重戶部的官員商議要事。

隱隱聽到天下太平,削減軍費開支的言語,到激動處甚至有個官員稱‘若再次大動兵戈,這麼多年的努力必將付諸東流’之類的話。

事後他問及外公,並給外公明說議和是不可能的。

在洪武三年。

二哥朱慡被封為秦王,封地西安。

三哥朱棡被封為晉王,封地太原。

四哥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北平。

還有堂侄子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封地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