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投資與回報(第1/3頁)
章節報錯
郭英點了點頭,當場領命。
已經將營兵當做王府募兵來思考了,在想怎麼才能招募到基礎紮實的將士,甚至已經想好了,等什麼時候殿下下令擴充府兵的時候,就直接從這些營兵之中挑選。
五百人一營,十萬人至少有一百七十營左右。
因為北遷的百姓一營人數並不固定。
但只要這麼做,隨時隨地都能為藍城王府募兵至少一萬七千人。
就是可惜,王府府兵跟衛所兵卒不一樣。
整個王府就只有兩百二十幾匹戰馬。
如果是衛所兵卒卻戰馬,他根本不用去操心戰馬事情,直接一封苦哈哈的訴苦奏摺往上面遞,一次不給就兩次,兩次不給就十次八次的遞,那指頭縫再緊,也能擠下來點。
可王府缺戰馬,他能找到的人,只有面前的這位親王。
不過,有一點是極好的。
不成為都指揮使這樣的統兵將領之外,衛所指揮使的上限就是五千六,冒天如蘭縣地理位置特殊沐英統領七千兵馬。
而且如他這般,如果沒有潑天大的功勞,是不可能成為都指揮使的。
但在藍城王這裡,只要藍城王信任他,他的統兵數量是沒有上限的。
因為陛下的皇明祖訓之中,並沒有規定說親王就藩之後,可以募兵多少,只有一個沒有人能猜想到陛下心思的規定。
親王管理封地軍政,可設文武相,徵收賦稅,招募府兵,凡有戰事,可指揮所轄衛所兵馬。
他的目標是武相,能統御多少兵馬,全看藍城王的意思。
郭英想法簡單,可方孝孺聽到朱棖的命令之後,雖然同樣應聲,可心中卻翻江倒海。
一個輕微的舉動,是可以揣測出很多很多資訊的。
南山是朝廷的,南山樹木也是朝廷的,且這些東西都歸安撫司管轄。
就算是工部要興修水利,也必須由安撫司上報戶部,戶部簽發文書之後,才能對樹林進行大面積的開伐。
大面積的樹木開罰,朝廷採用的是‘以時禁發’之策,在四個季節中規定的一月內,不能伐木。
可現在,南山那麼大面積的松木樹林,藍城王什麼話都不說,說伐就伐。
這種事情,是必須要請示陝西安撫司的。
而這就罷了,只是其次。
真正讓他心顫的是,
立木取信。
此法首創者商鞅,簡單來說商鞅為了推行變法,南門立下木杆,只要有人能搬到北門,便賞十金。百姓不相信,商鞅將賞金提升到五十金,有百姓半信半疑的將木杆搬到北門,商鞅履行承諾當著所有人的面交付五十金。
雖立木,但取信。
商鞅立木取信為了秦法的推行,讓人們相信秦法,並履行秦法,是在整個秦國的層面上。
可藍城王立木取信。
那就不單單是為了解決百信冬日無事可做這麼簡單寓意了。
此法一旦實行。
蘭縣十萬百姓必將信奉於藍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