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普通人來說,這就是一個看熱鬧的事情。

一隊軍卒護送著一支車架出現進入了蘭縣,又護送著離開了蘭縣。

頂多看的再清楚一點,是藍城王護送著這一支行駕,說明來這被護送的車架,很是珍貴。

至於其他的,只是當做熱鬧來看。

然而。

這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朱棖就在這一行列。

很多時候是沒有評判一個人行為的,就像是此時的張立明。

張立明還有一個身份,胡惟庸的女婿,而且是胡惟庸犯事,肯定會被連累到的親女婿。

而這個張立明,也是因為成為了胡惟庸女婿之後,才成為了鴻臚寺丞。

這對於大明官場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

這就讓人會產生一種極為複雜的情緒。

雖然沒有證據直接證明胡惟庸就是涼州馬匪的主謀,但種種跡象表明胡惟庸在涼州豢養馬匪,私採金礦並進行著一套有組織有紀律的違法犯罪行為。

然而也是胡惟庸,讓自己的女婿前往北元來主持這場近乎於送死的議和。

這就很難來評價了。

“當然,如果能透過議和的方式,北元暫時退兵,皆大歡喜。”

“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北元此次鐵了心要南下,想要透過議和的方式讓北元退兵,天方夜譚。”

“所以,從政治層面上無法來取得戰略目的,就要從軍事層面上來迷惑北元,以此達到戰略目的。”

“此行下官行蹤不僅沒有保密,還大張旗鼓的北行進入北元境界,就是要讓所有北元的將士知道,大明要議和,非常急迫的想要議和。”

“那麼,為什麼要議和呢,呵!”

張立明掀開車窗坐在車內笑吟吟的說道。

“交戰雙方主動議和者,必然是示弱的一方,即便是真的議和,也更應該是在軍事上形成碾壓的局面,再在外交上取得談判上的勝利。”

張立明笑了笑,沒有明確說明此行議和的目的,僅僅是提點了幾句。

這需要考慮各種因素來揣測。

大明迫切的想要停止這場由北元率先發動,準備了近一年的軍事行動。

在明確的知道無法議和的情況下實行議和的策略。

那這場議和就和軍事行動相關。

議和是示弱的表現。

毛驤以極其殘暴的手段來切斷大明境內和北元的聯絡。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

接下來的軍事調動短時間內不能被北元知曉。

那麼再去思考議和的目的,就要更精準一點,示弱以明,讓北元知曉大明迫切的議和想法,大明已經無法支撐這場戰爭。

北元三路大軍由北元太尉納哈出,北元大元帥王保保,北元國公脫火赤木木耳分別從東西中三路南下。

陳兵而不攻是大明現在最需要解決的一件事。

示敵以弱,示弱以誘敵。

便成了這場議和最主要的目的。

聲勢浩大的議和使團沒有在蘭縣多做休息,直接入了秦川,要在天黑後抵達蘭州前衛。

而就在一行人剛剛進入秦川之時,神出鬼沒的毛驤攔在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