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大姑父。”姜家幾個不知事的弟弟妹妹上前打招呼,孩子們對城裡來的人天生懷著好奇。

可杜安邦看了後,便認定他們是來討紅包的,沒好氣地趕他們:“走開走開,又不是過年,想討紅包沒有。’

孩子們委屈極了,撅著小嘴跑了。

“走,進屋去。“姜映如可沒覺得不好意思,交代小喜把他們的行李物品打馬車上搬下來,之後把僱傭的馬車打發走,在院門口探個頭。

“爹孃,找倆人出來給我搬東西,快點哈。”

姜老太太氣得臉色發綠,可到底是自己生下來的女兒,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把他們拒之門外吧?

便讓姜啟航和姜啟軒出去幫著搬東西。

杜安邦進到院裡,端著架子和大家打了招呼,大家對他也不甚熱情。

他倒無所謂,一副肯來你這就是給你面子似的,在院裡露了個面,就去村上轉去了。

姜映如帶了好幾個箱子來,看著像是要來孃家打住好長一段時間似的。

她找到姜老太太,“娘,我不管哈,後屋不有兩個房間嗎?我們一家就住那了。”

“後屋予桉和她夫君住著,不可能騰給你。”姜老太太冷著一張臉,“我就把我住的東屋,騰出來給你們’

姜映如沒好氣地打斷,“你們住過的屋子一股難聞的老人味兒,我哪住得慣?叫姜予桉和她男人搬東屋去。’

“住不慣就回去,今後也不必回孃家來了。“姜老太爺杵著柺棍在門口接話,這種女兒恨不得沒生過,

“好好好,住東屋就住東屋。“姜映如氣呼呼地道,“姜予桉到底給你們灌了什麼迷魂湯?這麼護著她。”

說完準備扭身出去,被姜老太太叫住。

“瞧你拿那麼多的行李,要在這兒住幾天?'

“短則一個月,長則半年。”姜映如一臉天經地義的樣子。

“這麼不情不願的,住這麼久做什麼?玩兩天就回去。”姜老太太板著面孔,有這樣一個女兒在身邊,不知會折多少壽。

起先巴望他們來,這廂巴望他們趕緊走,太糟心了。

“就算不情不願,那也不得不長住。”提到這話,姜映如狠狠一屁股又坐了回來,”杜安邦這個沒良心的,被一個賤貨給纏住了,攛掇他和離呢,我得住到我懷上兒子之後才回去“邊說邊抹起了眼淚。

姜映如只生了一個女兒,地位不穩,而杜安邦外頭有了女人、天天不著家,她急死了。

還好接到孃家的信,說幾年前被人牙子拐走的大侄女姜予桉找到了,便說服杜安邦回孃家瞧瞧,住些日子。

杜安邦一聽竟然同意了,這不就來了桃溝村。

姜映如為人再差,也是老太太身上掉下來的肉,見她在那泣不成聲的、也就打消了趕她回去的念頭。

姜映如便支使顧氏和丁氏兩個嫂子把東屋收拾乾淨,把行李物品搬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