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湖盛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噢?此話怎講?”俞仁聽梁宗義這樣說,倒是大出意外。這還真是他沒想到的意外之喜。
“這個張盤仍是王學泰州派目前的掌門。雖然王學在朝廷多年的打擊下,早已遠遠不及當年嘉靖朝時的盛況了。可是在泰州,甚至整個山東,他還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的,與新近崛起的聞香教,同為山東最大的兩個教派。
而且,泰州派人的,也跟我們聚和門類似,他們的門徒很多都從小便習武,繼承了明陽先生的這種尚武之風。因此,泰州派中江湖高手也是比比皆是。這也是劉子明為什麼與他們同處在一個泰山腳下,而且聞香教的人數遠堪於泰州派,卻從來沒有向他們下過手的原因。
此外,他們所尊奉的教義,也是王艮先生當年留下的那句:‘百姓日常即是道。’與我教可說是同出一源。”
“太好了!”俞仁聽完,忍不住興奮的一拍大腿。
幾人聽了俞仁的話,都露出驚訝的神色。心道,我們這頭兒莫不是急瘋了吧!敵人的實力如此的強大,他反而說太好了。
俞仁一見眾人異樣的目光,便知道他們一定誤會了,忙解釋道。“我說好,是因為我想到,如果咱們可以把這個張盤爭取過來,那對我們平定山東之亂豈不是一個大大的助力!”
李肇基聽了這話,也恍然大悟的道,“俞將軍說的不錯。如果真的可以把他們爭取過來,那是最好。就算不能爭取到他們,也至少要讓他們保持中立。不然,以他們的實力,如果投向聞香教一邊,那對我們平亂山東的大局將會是一個大大的打擊。”
“有辦法的,我想一定會有辦法的!”俞仁信心十足的道。雖然他現在還沒有想到一點辦法,但他卻對辦成這事充滿著信心。
一群人一面說話,一面趕路,很快便來到了泰山腳下,
才到山下,便聽到有人站在道邊的樹林裡,遠遠的向他們喊。然後就見到山道中突然多出幾道絆馬索。
“李總兵。你又回來啦!太好了。那姓姚的狗官的人頭可有取來?”
李肇基正要上前答話。俞仁已經先一步策馬走了上去。
俞仁向那人一抱拳。“這位兄弟請了。我是兗州城的守將,兗州城目前已被聞香教的那些反賊圍了一個多月了。我這次是要到濟南請救兵的。而這位李大人乃是朝廷新任的山東總兵。如果不能及時趕到濟南赴任,這山東的亂局便一時平定不下來。
山東的局勢一天不能平穩下來,百姓便要多受一天的苦。我想請眾位兄弟,看在家鄉父老的情面上,讓我們過去吧!”
那人還沒說話,便見樹叢裡突然又站出一個人來,道,“說的好聽。你們這些當官的,就只知道官官相護,何時又真正的為我們百姓著想過!既然說是為我們山東百姓著想,為什麼像姚文廣這樣的禍害,你們卻又對他們聽之任之?”
俞仁抬頭望去,見是一個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穿著一身的儒衫,倒像是個讀書人。
俞仁看到此人,心中一喜,雖然此人說話言語犀利,但他必竟是讀書人。跟這樣的人說話,可以講理,這是俞仁最高興的。
俞仁向那中年人一抱拳,“這位世兄請了。在下泉州俞仁,此次是受魯王之託,前往濟南求援。這位是新上任的李總兵。
眼下山東大亂。要想盡早平亂,沒有一個領頭人來主持大局,那是絕對不行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李大人儘早趕到濟南,主持平亂大局。我想世兄也不想看著家鄉的父老陷入連年的戰亂之中吧?”
那中年人也向俞仁抱了抱拳。“原來是俞相公。在下泰州黃龍。江湖上早就盛傳著公子的大名了,沒想到今日能有幸在此地相遇。
這要在平時,在下一定不敢攔俞相公的大架。可眼下的形勢卻大大的不同。您方才也講了,眼下山東大亂。我們這些人並不想跟著聞香教一起叛亂,可是這濟南知府又容不下我們。請俞相公教我,我們該當怎麼辦?”
俞仁聽了這話,不由的一喜。聽這黃龍的意思,對自己似乎並不反感,也還沒有投向聞香教的意思。只是因為與濟南知府姚文廣的仇恨,才走到與朝廷的對立的路上來。
如果是這樣,那這事可就好辦的多了。
想到這裡,俞仁翻身下馬,來到黃龍的面前。
“黃先生如果僅僅是擔心這濟南知府的事情,那就請您放心好了。只要先生帶著兄弟們跟著我,我保證這姚文廣不敢為難你們。”
俞仁急切的說出了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