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楊天文等人反悔,木板第二天一早就送了過來,順便帶走了剩下十二聽可樂。

早餐是熏製大腿肉。

楊天文沒有控制每個人每頓的定量,全靠自覺。

一來豬肉儲存時間有限,二來,成員們都需要能量。

從腿上削下一塊肉,放在火上烤熟,味道還行。

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做其他事效率也就高了不少。

一個上午,六人全都在海灘邊忙碌。

八根枯木是木筏的架子,也是浮力的來源。

因為木板的長度只有兩米,因此,每根枯木都被鋸掉長短不一的一段。

互相之間用傘繩藤蔓固定。

沒有釘子?

簡單的榫卯就能搞定。

在枯木上頭加工出一個個榫頭,木板上摳幾個洞,一片片拼接上去。

一個上午的功夫,木筏部分搞定。

剩下的便是船帆。

防水布的面積大概是1.5*1.2,楊天文現在的任務是解決轉向問題。

風的方向不確定,所以他想著是不是做一個Y字形的風帆架子。

在木板上打個孔,需要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方向豎起。

不過,現在不是關心這個的點。

下午兩點,木筏下水測試了。

嘿吼,嘿吼。

吳京在前頭一馬當先,其他人推著木筏,沒花多大力氣就進入了海里。

海水深度從腳底,到腳面,到膝蓋,到腰間...

“浮起來了。”

“oho,一次成功。”

“乾的漂亮我的朋友們。”

簡陋木筏並沒有如他們擔心一般,沉入海中,而是很好地漂浮在海面上。

但,這沒有結束。

空筏能在海面上飄著並不意外。

“一定要失敗。”

“這要成了,那就完了。”

“哎,效率不如他們高啊。”

“咋辦喲。”

棒子們都在祈禱楊天文失敗,因為除了族長外,柳譚也把造船的事提上日程開始忙活。

只是,他們的傘繩都拿去搭建庇護所了,所剩不多。

又沒有木板,預計最快,還需要四五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