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滴答答,風呼嚕呼嚕...

蓑衣給選手的出行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不便。

沒走多遠,頭砸率先開張,三朵大小不一的奶漿菌被發現。

小心地摘下,得從身後拿過包,放進去,再縮回芭蕉葉裡,效率很低。

“哎,應該編個籃子的。”

楊天文有些後悔,現在就算了,回頭有空了再說。

而看著頭砸,真採蘑菇的小姑娘。

下過雨後,各種菌子從地下冒出,她簡直不要太高興,每次看見,都要一聲驚呼:“放下那個蘑菇,讓我來。”

觀眾都快羨慕炸了,

不管鏡頭切到哪一隊,都在摘菌子。

雨後的森林,說是菌子寶庫,一點都不過分。

哪怕是土生土長,經常上山的觀眾,也是一樣。

畢竟這裡遠,他們摘取的區域,都有人。

認識的少沒關係,現在菌子多,選一選,還是能有所收穫。

因為節目的影響,許多網上賣菌子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許多開箱的,品嚐的影片跟著走紅,讓大夥對於這玩意的興趣越來越大,

代理滿足嘛。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看吃播,看人打遊戲,就是因為種種原因,自己吃不了,自己打不好,轉而看別人。

摘菌子也是如此。

最受關注的,屬於河蜆隊,噠噠噠。

這倆隊伍屬於懂一些菌子的,不像其他人,看到了,但在猶豫,能不能吃啊...不利索。

為了節省時間,楊天文不走開了,專業當挑夫,手裡拿著揹包,做著遠端指導,配合的挺默契。

期間,又有一個隊伍,完成了任務,得到一枚火焰幣。

“歇會吧。”

九點出發,在山裡冒雨走了一個多小時,兩人都有些喘。

沒有打雷,找了棵大樹兩人坐下。

“好像比預計的少呀。”放下水壺,頭砸拿過袋子看了看:“我咋感覺摘了挺多呢。”

包裡現在五分之一都不到。

路上其實看見的菌子不少,但別忘了,雲滇這裡種類太豐富了,其中大半屬於吃了之後會躺闆闆的毒蘑菇。

有的色彩斑斕,有的灰撲撲,更多的是與可食用蘑菇長得特別像。

楊天文的見識有些不夠用,帶著寧錯過的態度,不糾結這些,都給放棄不要了。

其中,也有些能吃,且味道不錯的。

懂行的觀眾嗚呼哀哉,覺得可惜。

“才剛開始,時間還長著呢,不用著急!”楊天文安慰道。

“我餓了。”頭砸摸著肚子:“有沒有可以生吃的菌子呢?”

“有啊!”

楊天文從裡頭挑了幾朵出來:“奶漿菌。”

說完,拿水小心地衝去上頭的泥土。

“確定?”頭砸又問了一句。

吭哧,楊天文直接咬了一口在那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