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坊市(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世時,方言曾在書中看到這麼一句話。
《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記載:“蓬來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宮室皆以金玉為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勃海中也。”
其實在前世古代的神話故事中, 海外仙島可不止蓬來仙島一個。
瀛州、方丈,也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它們位於前世的渤海地區。
瀛洲就是秦始皇派人去求取仙丹的島嶼。
方丈又稱為方丈山、方壺、方丈洲等。
但是,其中又有細分。
蓬來:傳說是神山仙府收藏秘錄、典籍的地方。
方丈:道教傳說海上有神山名為“方丈”,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 亦稱“方丈”。
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上有長生不老藥, 還有各類聖獸和只存在於傳說中的遠古居民。
只是讓方言沒想到的是,這個世界海外仙島中的仙山,也是這三座,被散修盟佔據,周邊還有一大片的附屬群島,被各類海外勢力所佔據,共奉散修盟為尊。
說到此處,再來說說散修盟。
散修盟號稱十萬散修,魚龍混雜,烏煙瘴氣,有好有壞,一群無門無派,熱愛修仙的人士抱團取暖所組成的勢力,設有海外修真集市,旨在互通有無,長期佔據海外仙山及其修煉資源。
這三座仙山及其附屬群島,散落著大小不一的各類勢力,號稱‘三十六洞七十二島’, 名義上奉散修盟為尊,實則各自為政,互不干擾。其中有一靈蛇島,曾經出了一條大白蛇,天生異種,被島內眾多同類奉為聖獸,前幾年還被散修盟送去北塘國,做了個帝師,其實跟護國聖獸護國天師之類的沒啥區別。
由此可見,散修盟內部其實複雜的很,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眾勢力由於散修盟近期勢大,還處於比較融洽的蜜月期。
聚財散人張曉剛的大本營,就在蓬來仙島,散修盟下轄的最大集市,也在此處。
即將到達時,方言遠遠望去,三座神山像天上雲氣,有點類似前世的那種海市蜃樓;可是等到達進處一看, 三座神山反而映在水下。當船將要逼近時,風就把船吹開,始終不能到達三座仙山。
船上的主事笑著安慰那些第一次來的修士,說道:“這是散修盟佈置下的陣法,此處離中原不遠,島上仙山上的仙人們擔心有人漂海而來,便設下陣法颳風將船吹開離去。”
說完,陣法的禁制開了,船兒開進去。
大船靠岸,方言跟隨眾人登上蓬來仙島,打量著四周的景色。
雲煙繚繞,精美細緻的樓閣,雄偉的山石與煙濤浩渺的大海,島中有山林城郭,樓觀旌幢,氈車駝鳥,衣冠人物等,不一而足。
方言跟隨眾人步入島中城郭,入得城來,只見一副市井之氣撲面而來。
城池的左端彷佛置身於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聽張曉剛的手下介紹,那裡是醫藥類的商業專區,也就是俗語說的煉丹,當然,按照描述,此地的作用不僅僅是求丹問藥,有個身體不適或者受點傷,也應該去那邊。
城池的中間,是一片商業區,屬於散修集市的交易之所。
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