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之時。

聚財散人張曉剛派遣的第一期學習隊伍,很快就到了,由三位元嬰期的修士帶領,來到方言這裡學習戲劇等技藝。

方言見到第一期的近三十位學員後很開心,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聚財散人的辦事風格。

乾淨利索,絕不拖沓。

第一期的學員大多數都是低等級剛入門的修士,其中有男有女, 按照方言當初的要求,有俊男靚女,也有頗具喜劇天賦的丑角,還有聲音動聽,擁有絕美歌喉的鳥禽類妖族。

於是,方言指揮四隻小鬼給第一期學員充當各類學科的導師,並且制定了每月一考的計劃, 按照成績優劣, 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獲得四次不合格的學員, 將被退還給聚財散人,差額不補充。

可是,看見這些學員之後,方言腦子裡又有了新的想法。等以後隊伍逐漸擴充,還可以弄一個比賽,讓四隻小鬼去當評委。

目前,還是先管理好眼前的這批學員。

按照方言制定的學習計劃,各類學科大概有以下分類:一、戲劇類;包含戲劇唱腔,演戲等。

二、言語類;主要以相聲和主持為主要目的。

三、舞蹈類;主要是為了配合戲劇而設定的課程。

四、編導類;主要負責舞臺劇本和相聲劇本的編寫,還有演出舞臺的整體編寫。

五、舞臺類;舞臺的設定和後勤管理。

六、管理類;主要負責藝人的管理和培訓、商演資源等事宜。

由於是第一期學員,按照方言的要求,每一門課程都要學。授課的老師也從原來的四隻小鬼加上了方言自己,至於蓮兒,方言想想還是算了,店鋪還是要照常營業的,需要人看顧。

而且,四隻小鬼除了日常授課,還要演出。順帶的, 可以讓學員們跟去現場觀摩學習,也就是前世大學時期的實習。不同的是,如今為了速成,不得不丟棄掉一些固定的學習套路,沒有學年制,只能一邊實習一邊學習,讓這些學員在實踐中得到領悟。

可是,真的操作起來,方言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舞臺太小,場地受到限制。

人員太多,課程也太多。

唯一吸引觀眾的根本,也就是舞臺節目,太過於單調。

無奈之下,方言只好趕緊解決眼下的問題。首先是場地,其次是人員的補充,最後才是劇目。只不過,方言的解決辦法有些不太一樣,場地由於資金問題,方言讓聚財散人留下的三位元嬰期修士回去一位傳信,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告訴他, 讓他儘快撥付資金支援。

然後,趕鴨子上架,要求每一位學員晚上學習,白天必須要上崗。

最後,方言花了一段時間,寫了幾個話本和劇目,也擴充了一些節目,比如小品,這是方言此次擴充的劇目中唯一的重要看點。

劇目和話本也根據觀眾的喜好,分別寫了一些不同的型別。

其中最大的看點,要屬於大型舞臺連續劇——仙劍傳奇。

是的,方言把前世的仙劍系列改了名字,打算全部系列都如數照搬。

當然,有些劇情忘記了,就根據大概的劇情線自主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