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酈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南水鄉,小荷微微漾波上。母江茅廬,一波激起千層浪。
小橋,流水,人家。
江南水鄉的路,輕柔細雨,水波盪漾,這便是江南水鄉;曲曲折折,青青幽幽,這便是江南水鄉的路。
天下著濛濛細雨,讓整個江南蒙上了水汽,也為江南增添了迷濛與神秘。
不多時,雨停了。
早起的人們或忙碌在田間,或垂釣於岸旁。船舶在競相往返,鳥兒在枝頭歌唱,雞鴨在水面嬉戲,船孃在清洗衣裳,美麗如畫的江南,繁榮和諧的水鄉。
渝州,地處江南西道邊陲,靠近江南正中央。
根據方言看見的未來片段,此地是第一個要被佛門麾下的諸侯國剿滅的小國。
江南的房子總是雙層的小樓,方言拉著蓮兒在一座石橋下船,慢慢踱上橋時,江南的景色也慢慢展露在她眼前,登上橋頂,便能看到江南的河道,兩岸坐落著許些房子,望過去是青白的交相輝映,好像一直延伸到天邊,高大的柳樹遮住陽光,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朦朦朧朧的好似夢中。
方言拉著嘟嘴生悶氣的蓮兒漫步在青磚石上,她觀察著江南的每一個細節,一草一木,似乎都帶有那份淡定的氣質,路延伸到某個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個岔口,都通往一個不一樣的江南。
說起江南,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小巷,每當下著雨的時候,總是能看見江南女子撐著油紙傘,漫步在小巷裡,如同一朵初初盛開的丁香花。
酈國都城正是這樣一個讓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的江南小城,頗為繁華,與世無爭,清新淡雅。憑欄木雕,鏤空花窗,亭臺樓閣。好似一位撐著油紙傘走在小巷的江南水鄉女子,皓腕凝雪、芊指春柔,幾分清寂、幾許清愁,顰笑間展顏的風情,優柔曼妙,嬌羞欲滴。
行了半日,灰濛濛的天空又下起了細雨。
雨聲,古寺,佛像,經幡,木魚聲。江南水鄉的溫柔,遠處山間古寺的寧靜,真是揉碎了所有靜好的時光,安然入世,溫柔了時間。
方言終於在某塊地域,找到了正在售賣的房屋,主人家急著去投靠在北境燕州後乾國有營生的親戚,低價出售房屋。
一條青石小巷,兩側青瓦老屋,細雨飄搖,屋簷滴水。
小巷彎彎,逼仄又綿長。巷子不長,南北通道,七八百米而已。巷子兩邊是厚厚的黃土夯成的院落,一家連著一家。鱗次櫛比地排列著無數的以磚木桔構的老屋,居住的居住,開店的開店。
不高不矮的圍牆擋在那條小巷的兩邊,斑斑駁駁的苔痕,牆上掛著一串串蒼翠欲滴的藤蘿,像大戶人家的屏風。牆裡是一片竹園,修竹森森,天籟細細,還有幾枝驕豔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從牆頭殷勤地搖曳紅袖,好像在向過路的人招手。
幾個孩子在其間嬉戲,他們脫下鞋子,歡鬧追逐。
蓮兒眼神愣愣的看著,瞧了眼旁邊的主人,但是她化形後,主人要她改口叫先生。
付過銀子,房屋主人將房契等一應事物都交給方言,自己拉上妻兒,揹著布包,撐起油紙傘,匆匆離開,追逐的孩童們停下歡鬧嬉戲,眷戀不捨的望著昔日的玩伴離開,隨後又開始追逐奔跑。
方言踏入屋子,將前主人的事物都清理出去,乾坤戒裡拿出獨屬於她自己的物品,招呼坐在門檻上望著細雨發呆的蓮兒,一起整理屋子。
是夜。
方言和蓮兒整理好屋子,煮了一鍋臘肉燉靈果還有靈藥,味道一般,但是蘊含的靈力豐富,東西都是青冥劍宗的同門換取物資時給付的硬通貨,質量上乘,靈力充足,只不過用來燉臘肉,著實有點奇葩。
蓮兒捧著比她腦袋還大的碗,呼呲呼呲的吃起來,十足的吃貨轉世,不明底細的人類看見了,估計會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