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建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首俸大太監眼睛銳利的掃射四周,新上任的國主難得也遇上了煩心事,跑到此地圖個清靜,千萬不能被哪個沒長眼的畜生給擾了心緒。
一列儀仗蜿蜒而至,儀仗中心是一座顯眼的鳳輦,那鳳輦上的金鳳織錦團繡圖猶如一團烈火。
守在靜思殿外的首俸大太監頓時臉上浮現出笑意,趨身快步走到鳳輦前,俯身下拜:“恭迎皇后娘娘。”
鳳輦及地,一位宮裝華貴的婦人從鳳輦上走下來,看了眼靜思殿外幾個小侍衛手裡託著的飯食,微微蹙眉:“陛下還未進食?”
“回娘娘的話,陛下自下朝後就不肯進食,奴才已經安排御膳房時時候著。”
皇后微微搖頭,隨手在餐盤裡取了一碟糕點,又拿了一壺好酒,徑自推開了靜思殿的殿門,走了進去。首俸大太監連忙從外面又重新關上殿門,站在殿門守著。走入靜思殿,靜思殿內有幾盞燭火閃爍,人影在燭火中搖曳。她看見北塘國主坐在一方矮几前,手捧一卷經書品讀著。
皇后掩嘴輕笑:“陛下的書拿反了!”
外人稱呼為國主,北塘人稱呼為皇帝陛下的新任國主十分年輕,嘆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書,看了一眼走近的嬌俏皇后,說道:“你就莫笑話我了。”
“可是為了今日娥女惹惱真龍之事?”
皇帝陛下苦笑不已:“先帝說的對,朕就是胸中格局太小,沒有帝王豪氣。而且又優柔寡斷,總是兒女情長,好在仙長們說,未來幾十年,北塘無戰事,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都是些小打小鬧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足夠讓朕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去培養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皇后走到皇帝邊上,依偎坐下,將剛剛帶進來的美酒倒上一杯,寬慰道:“陛下年少多難,自然比不得先帝在亂世中開創基業養成的那一身氣勢,可以理解,但是我當初與你說過,娥女進宮,雖然拉攏了一批世家,可若是出了什麼事,那也麻煩。”
皇帝微微點頭:“是啊,皇后言之有理。”但是眉間緊蹙卻不曾緩解。
皇后見狀,微微皺眉:“皇上還有其他顧慮?”
皇帝拿起手裡的佛門經書,晃了晃:“佛門扶持的南鄭、劉宋最近不斷攻伐周圍小國,散修盟扶持的西晉除了韜光養晦,就是不斷新建書院,大力培養儒門弟子。”
皇帝站起身,踱了兩步,開口道:“朕的確有一點小心思。”
說著話,皇帝拿著經書放在燈火上燒了,火光裡皇帝的臉色陰晴不定。
“陛下!”皇后吃驚地站起身。
皇帝看著手裡燃燒的經書,輕聲說道:“當年大乾北伐,早就透支了氣運,驅逐仙道盟,改立佛門,信任散修盟,妄圖長生久視,那位年輕皇帝猝然崩逝又損了中原氣運根基。於是,大乾亡國,便天下大亂。朕想過,即使幾十年如一日,勤勉政事,等傳到子孫手裡,固然北塘富足,但幾十年不聞戰事,豈是長治久安之道?”
皇帝將快要燃盡的經書丟在地上,眯著眼:“北塘地處中原中樞,卻由於周圍盡是大國,輕易無亡國之憂,除非開啟國戰,可是咱們背後有仙道盟的仙長們撐著,周圍的大國除非深思熟慮做足了準備,否則不會動手。可是幾十年上百年後呢?眼下可是亂世啊!朕無先皇雄才大略,也無先皇豪氣干雲,唯有勤勉二字,勉強做個守成之君。朕是擔憂皇兒……”
皇后面色一肅,想起自己那個讓人頭疼的太子,連忙解釋:“皇兒最近也多有努力……”
皇帝微微擺手,扶起皇后,說道:“朕並非責怪他。只是朕若駕崩,北塘動盪,皇族若是多一位真龍鎮壓,氣運也能多穩固一些。這便是朕的私心。”
皇后一驚,連忙說道:“陛下千秋鼎盛,萬萬不可再說這等晦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