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任務(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言利用機關術,給自己的飛劍打造好劍鞘,將其遞給鄭隱。
接過觀摩半晌,鄭隱點頭讚許,說道:“還不錯,上品靈器,質地勉強算是上乘,主要是材料好。”
方言取回靈器,丟進乾坤戒裡,搓著手,怪笑道:“師父啊~!那個……說好的丹爐呢?”
鄭隱從乾坤戒裡取出一鼎丹爐,遞給她,“這是為師入大乘期之前用的,你且拿著吧。”
一鼎可藏龍與虎,方知宇宙在其中。
煉丹起源於遠古時期的香火神道。
那時候的修士們認為,丹鼎就是一個縮小的天地,所謂“爐中乾坤”。在這小天地中,萬物依其道而執行,水火相濟,陰陽調和,則時光飛逝,所謂“天上方一日,人間已千年”,爐中時間可能比天上的仙界還要快,藥物在爐中一日的變化,相當俗世萬千年。
當初方言通讀道藏《丹訣心鑑》時,裡面就提到:“丹砂皆生南方,向日相近,感氣積年而生也,4320年氣足而自然還丹。而今有仙人秘教,只要火候依節符,炭數斤兩應?爻卦,乾坤施行運轉逐日,火候自然相邀,則一時辰可當一年……因此今下界修煉丹藥,陰陽交感,變通靈化,與天地同工。”
方言仔細檢視丹爐,爐身呈金色,上面還有許多小疙瘩,爐底有四條腿,長短不一,遠觀時如同一隻蹲著的金蟾,提樑便似金蟾的眼睛,爐蓋就是它那張能夠開闔的吞天巨口了。
鄭隱看著丹爐,笑道:“你可別小看了它,這可是當年道藏峰祖師用過的落地生錢爐,當時咱們青冥劍宗窮啊!作為宗門大管家的祖師爺,更是窮啊,一塊靈石恨不得掰碎了分成好幾塊來花。”
方言根本沒聽進去,自顧自的嘀咕道:“這玩意兒能提升成丹率吧?”
鄭隱聞言狠狠的敲了她一腦崩,啐了一口道:“廢話,肯定能!”
方言嘴角差點裂到腦後,點頭道:“那就好。”
鄭隱深吸一口氣,平復好情緒,指點道:“這只是中品靈器,不屬於上品的懸胎鼎,其中還內分三層,有‘懸於灶中,不著地’之說,甚至神室、匱、丹合一應事務俱全,這丹爐只是‘水火鼎’,神室上面安置有水海,用以降溫,能夠提高成丹率,用以區別最低階的葫蘆鼎。”
是的,從遠古香火神道時期開始,丹爐叫做‘鼎’,有說法。
最低階的鼎,稱作下品丹爐,樣式名稱為‘葫蘆鼎’,雖然名為葫蘆鼎,其實是簡單至極的單層結構,只有一個空間容納火元素用以煉丹。
中級的鼎,稱作中品丹爐,樣式名稱為‘水火鼎’,擁有兩層結構,分為水與火,放置水的地方叫做‘神室’,用以降溫,能夠提高成丹率。
最高階的鼎,稱作上品丹爐,樣式名稱為‘懸胎鼎’,擁有三層結構,多了一層匱,用以壓制丹藥,迫使丹藥成形,並且能夠提升品質。
方言收起丹爐,對師父鄭隱恭敬作揖行禮,而且她目測年齡只有十五六歲左右,放在俗世,不過是及笄的年紀,剛好脫去稚嫩。
鄭隱看著她,莫名有種心酸,就像養大的女兒要出閣嫁人一般,揮揮手道:“去吧去吧,記得常來看看師父……”
怎麼回事?畫風不太對啊!
方言莫名其妙的摸摸後腦勺,俯身抱起蓮兒,傻愣愣的轉身離去。
回去的路上,走在青山綠水間,偶爾有清泉叮咚,山澗有石猴攀爬,路過某處樹林時,有群不知名的鳥兒飛來棲息。
雲霧繚繞,碧海生波,蒼松挺拔,怪石嶙峋。
時不時的能看見同門弟子在清泉旁打坐,或是在古松下練劍,亦或是站在懸崖邊觀摩雲海悟道,人跡比之去年方言路過此地時多了不少。
有些弟子看見方言,會停下點頭微笑。
方言好幾次都考慮要不要回以微笑,懷裡的蓮兒就會對著他們喵叫一聲,不過也並非每一位打招呼的弟子蓮兒都會回以微笑。某位弟子看見蓮兒,便討好似的遞過來一枚靈果,蓮兒接過,低頭啃噬,抽空回了他一聲喵叫。
方言尷尬的愣在原地,心底卻在奇怪,蓮兒以往從不輕易接受別人的饋贈,今天是怎麼回事?
雲霄殿內,某位不良大叔輕咳了一聲……
直到在雲橋邊遇見一位觀摩雲海變化的同門,方言才弄清楚怎麼回事。
那位同門看見蓮兒,微笑起來,打了聲招呼,“你是師父身邊的那隻大白貓吧?”
蓮兒理都不理他,方言覺得怪尷尬的,剛才它明明不是這樣。
“蓮兒,別人和你打招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