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群臣開始提筆投名。

與此同時,楊潛仁忽問道:“這麼精彩絕倫的辯論,朕不可投票嗎?”

李小天禮拜道:“回陛下,您就這不必投了,您若投票,我們這些大臣哪還敢動筆啊,萬一我們選的人和陛下不一致,那豈不是犯了違背聖意之罪?所以,陛下和王子們還是靜候佳音吧。”

“陸卿說的倒也在理,既然朕讓你做了殿試主考官,這殿試之事,暫由你說了算。”楊潛仁話完,李小天剛以為其不會在湊熱鬧,誰料,其突然繼續道:“朕不投票,那念票總歸是能行的吧,你說呢,陸愛卿?”

“陛下金口玉言,由您讀票,那是再好不過了。”李小天回道,咋一聽,這個要求合情合理,深一想,細思極恐,當然,李小天還是那句話,這個殿試官他當與不當都是無所謂的,也就是說,無論楊潛仁有任何想法,任他來去,自己不動如山。

片刻後,投票由劉公公悉數收了上去,呈交與楊潛仁。

楊潛仁接過選票,又道:“朕來唸,陸卿計票。”

李小天拱手稱是。

“尚央。”

“汪岸仕。”

“汪岸仕。”

“杜白。”

“尚央。”

“章算。”

……

就這樣,沒多大會兒,楊潛仁收上的投票已見底,票已讀完。

楊潛仁票讀一半的時候,李小天就已經發現不大對勁,因為汪岸仕和尚央的得票要明顯高於杜白和章算,李小天向來心思縝密,瞟了下在座的大臣,瞧他們臉上亦寫滿疑惑,如此,李小天便可推斷出他們之中絕大部分的人應該是把票投給了杜白和章算的,而負責念票是楊潛仁,也就說,應該是楊潛仁故意念錯票,果真這樣,卻又讓李小天煞是費解,作為一國之君,他有什麼理由要做這麼跌面的事呢?

“聖心難測啊!”李小天心嘆,隨後報告自己的統計結果:“回陛下,眾臣投票是,汪岸仕十四票,尚央十三票,杜白和章算各得七票。”

楊潛仁聽得,只道:“殿試投票既畢,按照結果,汪岸仕是本次國考的狀元,尚央為榜眼,杜白和章算既然票數相平,國考變革,那就改革到底,名次也可並同,杜白與章算均為探花吧,眾卿意覺如何?”

“陛下英明!”

眾臣起身拜贊。

楊潛仁隨後總語道:“至此,朕宣佈,此次國考正式結束,散朝!”

話完,楊潛仁從王坐起身離去。

眾臣禮送。

待楊潛仁離開後,群臣散去,李小天特別地瞟了一眼拓跋缺的位置,卻未見其人影,順帶一起消失的還有拓跋洺顏,上朝不積極,下朝第一名,坐在離大門近也近的好處。

跟著誰進來,就跟著誰離開,由李小天帶來的七位考生,當然也得與李小天出宮,只是,李小天剛出大殿門,被劉公公叫住了,他說,陛下喊他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