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聯姻(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國是記載最早用地雷的國家,南宋時的震天雷就是地雷的稚形,也可以說是手雷的稚形,到明朝時,靖難戰中南軍就用了大量類似的火器,不過威力比較小,有時候只能起到威懾作用。
地雷的發明也是因為大明線膛槍的進步,因為工匠們按朱高煦的想法研究火帽,最後弄出了雷酸貢。
大明工匠先用金屬汞、濃硫酸,無水乙醇等物質製造出雷酸貢。
雷酸貢非常敏感,受到震動、撞擊和摩擦時就會發生爆炸,這也是早期地雷雷管裡的物質。
但這樣是很不穩定的,後世都用疊氮化鉛代替或一起。
但朱高煦也不是專業的,不知道疊氮化鉛怎麼來的,其實疊氮化鉛製作也比較簡單。
所以明軍現在地雷有點不穩定,他們運輸時,地雷和爆藥、撞針分開運輸,到需要用到時,才組裝起來,然後埋下。
據毛真說,明軍地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威力不強。
因為怕炸死自己人,所以明軍地雷裡的火藥比較少,裝了少量的鐵顆粒,爆炸的威力連馬腿都炸不斷。
但可以把馬腿炸傷,倒地。
這在戰場上主要是為了殺傷敵人,和威懾。
想想幾千幾萬的戰馬往前衝,突然遇到連連爆炸的地雷,還是會比較害怕的。
秦漢還專門去現場看明軍安置地雷。
只見明軍穿著全身包裹的厚重鐵甲,連臉上都有鐵盔,只有兩隻眼睛能看到。
然後小心翼翼組裝地雷。
過程相當簡單,開啟地雷,倒入爆藥,合上地雷,撞上撞針,撞針與爆藥間有一層隔膜,用力才能按下去,以防安裝時不小心撞到。
也就是有馬或人踩到上面,就會撞到下面爆藥。
但爆炸率不是百分之百,因為大明地雷密封性比較差,爆藥也比較少,大概爆炸率會在七成左右。
秦漢現場看了下,明軍在種植甜菜和制白糖的工廠外面埋了些地雷,以後誰敢偷偷進去或跑出來,肯定要倒大黴。
因為密封性不夠,這種保護工廠的地雷不知何時能觸發,所以還要防雨防溼,最後埋下去時,在地雷外面包一層油紙。
毛真說,這種地雷埋下去,如果一直沒觸發,大概一年左右就要重新挖出來,因為可能會失效。
當然,明軍也可能不挖,就任其爛在裡面。
現在最大的技術問題就是密封性,這必須得工業化達到一定地步才能有的。
明軍地雷非常簡陋,但在戰場是夠用了。
按毛真說法,如果在戰場上面對幾十萬大軍和騎兵,明軍地雷都不用埋,稍微挖個淺坑,直接往地上一放,然後全軍後退點,等對方騎兵來衝。
——
下午秦漢剛剛回到總督府,外面有人來報,法蘭西瓦盧瓦王朝查理七世的特使來到拉伊城,求見大明總督秦漢。
秦漢愣了下,瓦盧瓦王朝?法蘭西國王?法蘭西國王好像是亨利五六?
他沒有立刻宣佈召見,而是叫來了妻子嚴小芍和總督府議事參政段振。
然後他自己站在書房的世界地圖看了又看。
他去年離京時,父親朱高煦還和他說了歐洲的關係。
法蘭西在1415年的阿金庫戰役中敗給了英國,雙方於1420年簽訂了特魯瓦條約,特魯瓦條約剝奪了查理七世的王位繼承權,轉給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當其父王查理六世死後,英王亨利六世(亨利五世之子)被英國人宣佈為法蘭西國王。
所以現在的法蘭西國王,是亨利六世。
而查理六世,剛剛在去年死亡。
不一會,嚴小芍和段振來到書房。
嚴小芍現在還是女官,總督府參政。
她對歐洲情況瞭解比較多,因為皇帝朱高煦在力推女官時,就說歐洲那邊女性比較有地位,其實這會和大明差不多。
像後來的聖女貞德還帶過兵,並大破英軍,收復了很多失地,當然,這會貞德才十一歲,原本要在兩年後,即十三歲才出來領兵。
嚴小芍聽了之後,就對歐洲文化感起了興趣。
她來到書房後,便向秦漢解釋了歐洲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