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漢省巡撫周國文比較年輕,才三十出頭,目前是大明是巡撫和布政使裡,最年輕的一批。

他最早只是個孤兒,當時朱高煦還是高陽郡王。

朱高煦讓楊立山在到處收留少年青年,然後在韓王寨訓練,教書讀字,現在的總兵瞿鬱當時也被朱高煦扣在韓王寨,傳授馬步戰技於他們。

之後周國文一直跟著朱高煦,先到雲南,然後跟著討逆軍的勝利,先後到佔領的地方任縣令,同知,知府,一步步做到巡撫,可謂鐵鐵的朱高煦親信。

周國文能文能武,思想開明,朱高煦把他派到阿漢省,也是對他的看重。

周國文不負所望,來到這裡一年多,按朱高煦要求,先後弄來了黑麥、甜菜、洋蔥、草莓等物。

草莓早在14世紀就已經在歐洲出現,但歐洲人大部份種在自家庭院,由於當時果實較小,主要以觀賞為主,兼作食用。

周國文派商隊到奧斯曼帝國交流,主要是按皇帝意思,帶回一切大明沒有的蔬菜也好,果樹也好,糧食也好,反正能吃的,大明沒有的,都要帶回來,正好遇到了草莓。

黑麥更是個好東西,數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原產地就是奧斯曼帝國、阿富漢、波斯這帶,明軍進來時就已經到處都是,當地百姓種的都是黑麥。

這玩意比大明的大小麥可好多了,它能適應其他穀類不適宜的氣候和土壤,在高海拔也行,寒冷的地方也行,都能生長,甚至到北極圈都可以。

而且按播種季,又分冬黑麥和春黑麥。

此時大明北方遼東地區,無論大小麥或水稻,都是產量不高,受當地環境氣候影響,而一牆這隔的毛子,在原歷史得到黑麥之後,於西伯利亞走到哪,種到哪,完美解決了後勤問題,從而一步佔領了這些地方。

周國文到任後,第一時間就把黑麥傳回大明,而在原歷史上,黑麥要到20世紀四五十年紀,於近代史上,才傳到中國。

由於朱高煦的西征,黑麥提前了數百年來到中國,完美解決了西北方向缺水,寒冷等各種惡劣環境的糧食問題。

明軍在沙州等西北方向,包括甘肅、陝西、遼東、奴兒干等地,大量種植,還可春冬兩季連播,糧食得到有效保障。

可以說,朱高煦西征最大的功績,除了開疆拓土,就是把黑麥傳入大明,這為以後小冰河天氣,惡劣環境下的糧食減少,起到了有效的緩減作用。

至於甜菜也不得了。

甜菜原產地於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後來從瑞典移植到地中海,包括奧斯曼帝國西南部,原歷史要到1500年,即幾十年後,才從阿拉伯傳到中國。

這玩意同樣抗寒能力超強,中國主要的種植地方就是黑龍江、吉林、內、新、山西等地。

但開始大夥只以為可以吃,一直到1747年,德國人馬格拉夫才發現甜菜根中含有蔗糖,然後他的學生開始培育塊根肥大的品種,到1802年,德國建立了第一座甜菜製糖廠。

這玩意比甘蔗種植方便,加工方便,是製糖的很好作用。

周國文來阿漢省後,見到了各種國外作物,動物,更加佩服皇帝朱高煦。

想到朱高煦在他離京時,專門召見他,和他說的一番話。

如果坐在京師,漢人只會坐井觀天,天下之大無窮無盡,外面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學習。

周國文在這裡見識了草莓,吃的是黑麥麵包,並從去年開始,召集農學專家培充甜菜。

今天一大早,大明來的農學專家,帝國科技大學畢業的劉傳仁,就派人來叫他。

塊根肥大的甜菜品種,已經成片成活了。

周國文大喜,立刻騎著馬,帶著一隊衛士,馬不停蹄來到城中一個試驗莊院。

進去後,這邊一片一片畫了幾十塊田,種著各種作用,有大明過來的,在這邊試種,也有歐洲傳過來的。

包括洋蔥等物,都已經在種植了一塊。

很快,劉傳仁帶他來到甜菜地前,這是他新培育的甜菜品種,塊根特別大。

“周大人請看,可以採收了,哈哈哈。”劉傳仁洋洋得意,相當高興。

因為他如果培育成功,不但也要升官,還有一萬兩銀子賞錢,這是皇帝親口答應的。

“挖了沒有?”周國文喜道。

“還沒有,這不是等大人來看嘛。”

“快挖幾株上來,切開看看。”

劉傳仁立刻安排人手,挖了幾株上來,然後用刀輕輕一切,頓時粘粘的汁液流到案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