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最後的決戰(五)加更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朱能聽完臉色微變,他親身經歷過廣西慘敗,立馬道:“叛軍的炮可能比廣西還多,如果打的時間足夠長,兄弟們頂不住,很容易崩盤的。”
“俺就是和逆子賭一把,看看是他的炮厲害,還是俺的兄弟們猛。”朱棣決心已下,不容後悔。
他是天生的賭徒,靖難起兵,也是一場賭局。
朱棣說,三天後全軍齊攻,只許進不許退,要麼就是打贏攻破叛軍防線,摧毀他們的火炮。
如果官軍能頂著火炮衝上去,朱能他們領五萬騎兵,大舉壓下,有機會一戰滅掉逆子在湖廣的所有兵馬。
要是輸了,朱棣、陳志、王聰、童信、譚青五人麾下還有十萬精銳,一半從十座浮橋有序後退,過河後,立馬毀橋,然後往京師附近撤退,另一半沿水道往九江退。
因為十座浮橋短時間內是無法透過這些兵馬的,而九江那邊的船,也不可能帶這麼多兵。
眾將無奈,知道皇帝陛下要豪賭一次。
這次賭的是三十五萬步騎和朱高煦的火炮誰更勇猛。
——
宋猛、刀猛江、徐小刀三人一人拿著一把刀,軍刀當成柴刀,嘩啦,一刀下去,劈開前面的荊棘,然後狠狠一腳,將其踩在地上。
身後左右的明軍都在這麼幹。
劉老漢和另兩個山民正在前面帶路。
徐小刀先和劉老漢來到清湓山,然後找到當地山民,得知有路可以從東下山,但東面的山下,有官軍守著,如果走其他方向,需要尋山開路。
之前宋猛和刀猛江帶著四千兵馬到了。
雙方匯合後,宋猛出重金,請山民帶路。
山民們帶著他們在山裡轉了一天,這才找到一塊被埋在土裡大半截,差點沒看出來的石碑,山民說這是三國時立的,距離現在不知多少年,聽祖宗傳下的訊息,當年這裡走過兵馬,晉攻吳國時,派僻軍從這裡偷襲的九江。
這條道已經上千年沒有人走過,宋猛他們進來,裡面雜亂不堪,到處都是叢林和荊棘。
他們避開大樹,專劈荊棘,一邊走一邊砍,慢慢清理出一條通道。
但這兩山民只知道石碑這裡是路口,具體怎麼走,他們也沒走過。
宋猛等人只好硬著頭皮往裡衝。
好在進去後不到兩百步就出現道口,沒有選擇,那隻能沿著這道口走。
道口崎嶇不平,也是佈滿荊棘,他們通常邊砍砍走。
足足走了兩天兩夜,終於離開這道口。
中間最難的是晚上休息,這道口極窄,只能三四個並排睡,所以四千多大軍連綿睡出去數里長。
這會要是被官軍知道,從前後夾擊,只要一百官軍,能把他們團滅在這道口裡。
第三天他們已經又累又渴,他們帶了糧食,帶了少量的水,因為之前知道這邊山上多山泉。
現在正是九月份,天氣極熱,換成普通明軍,估計早就崩了。
但朱高煦挑選的是能吃苦耐勞的土司兵,和常駐雲南的雲南兵。
都是比較耐熱和適應山區的。
但缺水也是個問題,宋猛和刀猛江合計著,再兩天出不去,找不到水源,必須回頭,不然全軍要交代在這裡。
他們又堅持往前走了大半天,在當天下午時,劉老江和一個山民興沖沖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