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下旬。

西貢港。

陳旭帶著一隊兵馬來到港口。

漢王當初派兵打下占城後,就要集中占城的工匠,然後驅使大量占城戰俘來營建海港,並親自取名為西貢港。

陳旭當時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算是看出來了。

西貢港與吳哥王朝緊緊相鄰,從西貢港出港的話,水師可以沿海路直通巴薩河,進入吳哥王朝的首都吳哥通。

打下吳哥舊都後,沐平山原本和陳旭說好,修整一下再打吳哥通,但因為發生了孫小老兵變的事,沐平山決定暫緩這件事,穩住軍心。

他一面繼續組織在吳哥大肆搶奪,將財富充做軍費,一邊穩定軍心,休整兵馬,同時向吳哥通發出檄文,說他們在西貢建港時,被當地吳哥軍隊殺了大明百姓,所以才起兵過來,現在要求吳哥王朝,賠償五百萬白銀,五十萬糧食才罷兵,不然就繼續打下去。

陳旭想到這裡,真是服了漢王。

據說這都是漢王想出來的主意,修建西貢港時,吳哥王朝沒同意。

但現在,在明軍打下吳哥城後,吳哥皇朝的國王閣耶跋摩十三世嚇的瑟瑟發抖,趕緊同意。

大明十五萬兵馬,號稱三十萬逼近吳哥通,閣耶跋摩十三世在舊都被攻下後,立刻派人過來求和。

沐平山趁機以皇帝朱棣的名義,要五百萬白銀加五十萬糧食。

閣耶跋摩十三世咬牙還價到兩百萬加二十萬糧食。

明人說可以同意,但要吳哥王朝出一千匠,兩萬民夫,過來修建西貢港。

閣耶跋摩十三世想了想後便同意了,但朝中大臣們紛紛反對。

大臣們說,明人把西貢港建好後,水師出來,只需兩天就能到吳哥通,無論如何不能答應。

閣耶跋摩十三世說,明朝是天朝上邦,豈會言無而信?只要咱們把銀子糧食送到位,足夠支援明人,肯定會罷兵的,聽說明人建港,是為了對付南洋海盜。

西貢港建立後,水師可以從這裡直下馬六甲,大明兵鋒,已經威脅到南洋諸國。

閣耶跋摩十三世這麼說,也是想拉南洋各國下水,一起對抗明人。

於是,陳旭今天來到現場,只見從巴薩河方向,源源不斷的船隻正往西貢港而來,上面全是成堆的糧食和白銀,還有大量的民夫和工匠。

閣耶跋摩十三世嚮明人低頭妥協,雙方正在起草停戰協議。

但陳旭知道,漢王在得到這些所有的東西后,肯定會撕毀協約,再次動兵,因為漢王比朱棣還不要臉。

而且現在明朝的皇帝是朱棣,前面所有做的事,籤的協議,都可以推到朱棣身上,連吳哥王朝國內,現在罵的都是朱棣。

若漢王一旦登基,立馬就會兵出吳哥通。

“漢王真特麼的陰險毒辣。”陳旭心裡暗暗罵著,但不知為什麼,看到海邊雲集的船隻和人,隱隱還是挺痛快的。

西貢港大概在二三月份開始營建,當時還是個小漁村,朱高煦令徵調占城所有工匠,驅使占城數萬戰俘,五萬民夫,在這裡大興土木,建造港口和造船廠。

如今已經是十二月份,經過近一年的修建,西貢港已經初見雛形。

但這個時代效率有點低,朱高煦還是覺的人手不夠,所以沐平山才會讓隔壁吳哥王朝再出一千工匠,兩萬民夫。

此時西貢港港口已擴建成形,東西兩個方向都有成片的造船廠工廠,近十萬人在這裡日夜忙碌。

沿海一線全是各種船隻進出,看起來比大明的港口還要繁華幾倍。

因為不差錢,所以沐平山按漢王要求,還給參與建造的工匠和民夫們支援薪水,所以當地人也都乾的一頭的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