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看朱棣這麼說,就知道朱棣不想給官員和兵士們加俸祿。

姚廣孝表情有點失望,但也沒說什麼,微微看了眼袁珙,無奈的垂下眼皮。

朱棣認為的沒錢,是國庫沒錢了。

姚廣孝卻認為他有錢。

明初於洪武二年,老朱定都南京之後,便設立了內庫,明初內庫共分為十二庫,也有說十庫(區別是不把天財庫和供用庫放在裡面),內庫算是皇帝的私有財產,其中內承運庫專門負責儲藏金銀,在十庫中地位最高,大明皇帝在賞賜軍將官員時,經常以動用‘內帑’賞賜白銀千兩之類,這個內帑,就是指內承運庫。

所以皇帝是有私人財產的。

朱棣在的私人財產還不少。

當燕王時的積蓄就不說了,那時候朱棣就挺有錢,沒錢他也打不起仗,養不起當時的兵馬。

靖難中更是打破官軍多處城市,每進一處,都要掠奪財富,充為軍費。

當時替他管理燕王府倉庫的是鄭和。

登基為皇帝后,朱棣大殺四方,抄家無數,動不動滅人九族,其中抄家所得,按大明不成文的規定,內承運庫可得三成。

這樣朱棣又小發了一筆。

皇宮內庫是有點錢的,但朱棣怎麼可能把這些錢去替天下官員加俸。

他寧願給出徵的兵士發賞銀,用來激勵士氣。

但整個靖難中,打了幾年,朱棣大規模,普發銀錢激勵士氣也只有兩次。

一次是奪取九門,正式宣佈造反之後。

一次是東昌大敗,為鼓勵士氣,再次出征。

所以朱棣用錢啊,還是比較謹慎。

現在掌管內承運庫的是王景弘,其中有多少錢,朱棣也沒問過,但朱棣肯定是不願意出自己的錢去給官員們加俸。

而且他知道,朱高煦給天下官員,和所有兵馬加錢,這是筆天大的數字,大明朝一年收入才多少,他朱棣可以付的起一個月,兩個月,但付不起一年又一年。

肯定不能被逆子牽著鼻子走。

“逆子也是飲鴆止渴,只想著先拉攏人心,但天下這麼多官員,這麼多兵馬,他全部加餉,俺倒要看看他能堅持多久。”朱棣這時看姚廣孝和袁珙臉色不好,便解釋道。

不是俺不想加錢,是沒必要。

姚廣孝想了想,也緩緩點頭:“西南數省比較僻窮,產糧又少,他現在為了拉攏人心,宣佈全部加餉,絕對無法堅持長久。”

“咱們哪怕在湖廣一線拖住他們,時間一長,他們就會不戰自敗。”

當年靖難後期,朱棣是沒糧,糧不夠,如果再不直取京師,怕也會不戰自敗,所以他們才決定突襲京師。

現在朱高煦不但會有沒糧的危機,還處於沒錢的危機,比他們當年更危險,所以姚廣孝認為,湖廣戰場,可以不用急著決戰,拖。

不但官軍可以慢慢徵調兵馬和物資,還有機會拖垮朱高煦。

“所以他搶岷王,搶靖江王,如果沒猜錯,打下四川,他還要去搶蜀王的。”袁珙這時道:“蜀王之富,諸王之冠,朱高煦肯定要動他,不然他沒錢沒糧支援他打仗。”

朱棣怒道:“逆子和強盜一樣,只會靠搶,連宗室也不放過,俺為了祖輩先人,也一定不能放過逆子。”

“正好借這機會,傳詔天下,請天下藩王看清朱高煦的嘴臉。”姚廣孝最後道。

朱高煦給天下官員和兵士加餉的事,很好的噁心了朱棣。

朝廷沒這麼錢跟進,沒法學他,又不能放任不管。

所以很快,有詔書發向全國各地,內容一是把朱高煦惡待宗室,搶掠財富的嘴臉公告天下,號召天下宗室,起來反對朱高煦,當然,若是願意拿點銀子和糧出來支援皇帝,皇帝當然更高興。

二是說朱高煦現在是拉攏人心,將來肯定沒錢沒糧。

朱棣不想學朱高煦加餉,也沒這麼錢沒這個能力加,但他指望各路宗室能支援自己,如果願意出錢出糧,自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