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紂王當寧王和寧王府左長史石撰面,執寧王手道:“弟若願與吾共起兵,吾指天發誓,將來平分天下,各帶一方。”然,他事後翻臉不認,更誅殺石撰以滅見證,但明紂王畢竟不敢殺弟,石撰雖死,寧王還在,此事真假,天下人,可問寧王。’

“轟隆”看到這裡,朱棣再也無法忍受,直接掀翻了面前的御案。

這已經是今年以來,武英殿裡被掀翻的第二次。

紀綱和侯顯又是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侯顯要是沒記錯,今年在武英殿,乾清宮,還有奉天殿,陛下已經四次掀翻了御案。

他在燕王府十幾年,從來沒有看到燕王如此失態。

自從漢王起兵後,陛下好像換了個人,變的更加的暴躁。

事實上朱棣本身就比較暴躁,從靖難成功後,他大殺建文舊臣,並以無比殘忍的方式來看,就知道他性情原本就是非常暴虐,只是靖難前的身份和需求,壓抑了他的本性。

哧啦,哧啦,朱棣把手中的《武王伐紂》書,一頁一頁的撕下來,然後狠狠扔到地上,表情簡直和瘋了似的。

他自己也算不要臉的無恥之徒,但現在和逆子朱高煦一比,感覺遠遠不是一個等級。

朱高煦改編的武王伐紂都有章節目錄,這一章的目錄叫‘明紂王‘君有戲言’,發誓和放屁一樣’。

目錄直白而粗魯。

章節裡提到朱棣發過的幾個誓。

建文年剛靖難時,月漾橋之戰,潘忠投降,併為燕王招降莫州兵馬,當時燕王當著眾將大喜:“俺得將軍,如虎添翼啊。”招降莫州得到一萬多兵馬後,燕王又當眾將面,“將軍助我,俺永不相忘。”

結果潘忠之後就被放在北平閒職,永樂後更是閒賦在家,後面把潘忠在京師的家庭地址也寫上去,朱高煦讓世人,有空去京師問問潘忠,是不是有這回事,不過潘忠肯定不敢說,對了,明紂王要看到這本書,搞不好立馬潘忠就會失蹤。

接著又提到朱棣對自己說,世子多疾的事。

說真定城下,自己大破耿炳文的兵馬,朱棣撫著自己的背說,世子身體不好,可能會隨時嗝屁,高煦你好好幹,將來可能就是世子。

朱棣第一眼看到差點腦溢血。

朱高煦添油添醋,胡說八道,這些話被世子看到,如何作想?

接著朱高煦提到陳亨,為投朱棣,率本部夜襲大破劉真,舉十萬兵馬降燕,使燕王當時的兵力暴增,燕王喜不自勝,摟著陳亨的肩膀說,將來要與汝共福貴。

之後陳亨戰死,靖難成功後,我(朱高煦)向朱棣建議,陳亨有大功,舉兵十萬來降,其子陳懋,至少要給個侯。不料朱棣道,給個伯就可以了,畢竟不是自己人。

再比如老將唐雲。

當時燕軍起兵,攻北平西直門不下,是唐雲過去勸說“天子已聽王自制一方。汝等急退,後者戮。”,因為唐雲在諸指揮中年紀最長,素有威信,西直門不戰而降,紛紛散去。

靖難成功後,我(朱高煦)向朱棣道,唐雲奪北平有功,守北平奇功,可為侯,朱棣又道,他年紀大了,弄個伯吧。

這些完全都是朱高煦杜撰出來的事,誣衊了朱棣的同時,離間了陳懋、唐雲等將和朱棣。

可以說在這章節裡,除了寧王的事完全真實,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點加油添醋,朱高煦還前前後後編了十幾條出來,牽扯很多軍將。

這種離間有沒有用不知道,反正把朱棣噁心壞了。

他瘋狂的撕掉武王伐紂書,連後面都沒有看。

然後指著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怒不可竭:“殺,殺,殺,立刻派人徹查全城,凡私藏,傳閱此書者,都殺,更要把發書的人抓出來,朕限你五天,不,三天之內,把發書的人抓出來。”

“微臣遵旨。”紀綱重重的伏下,臉孔朝地時,表情變的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