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甕中捉鱉(第1/3頁)
章節報錯
黃宗民帶著人走下城頭,在這波騎兵的後陣,等了好一會,終於等到漢王朱高煦。
“拜見漢王殿下。”黃宗民帶著族人叩頭就拜,然後直接表態,想跟著漢王一起討逆,又說看過檄文了,沉感明紂王朱棣,為君不正,暴虐殘忍,毫無仁義道德,咱們壯族人,最看不起這種人。
朱高煦聞言大喜,立即扶他起來,大夥三番兩語後,就結成血盟,朱高煦還是老套路,聽說黃宗民有個女兒,才十三歲,他轉身就把親兵之一,韋達長子介紹給黃宗民。
說他妹妹是我的王妃,你女兒就嫁給他吧,也不管對方長的好不好看,有什麼毛病。
黃宗民大喜,這樣就和朱高煦成為姻親了。
黃宗民說,給他三天時間,能出兵五千,出船一百艘。
新寧州就在大明水驛道邊上,所以他們有很多船,只是基本都是小船,一百料以上的船才五艘。
朱高煦則道,不用你們打仗,出人幫我運輸東西,從水路,先運到橫州(馴象衛),黃宗民一口答應。
拜別了朱高煦,黃宗民組織人手到隆安縣附近幫忙。
那邊是思恩府的地盤,思恩府現在還沒升軍民府,那邊土司很多,也是多年來一直幫楊立山運貨和開路的各路土司。
黃宗民的一直走了兩天,終於來到右江以東,只見這邊有好多當地土司的船,正從右江邊下卸貨。
現場有很多討逆軍,漢人和土人都有。
他親自帶隊到現場,一看也是大吃一驚。
一門門黑呼呼的大炮,正被人從船上運下來,最大的炮看起來有近一丈多長,通體鐵鑄,看上去沉重無比。
炮體上面綁了繩子,每兩人用一根粗黑的棍子當扁擔,每門炮要八個人,費盡力氣才從船下抬下。
黃宗民到現場時,河邊已經堆積了三十多門大小不同的火炮,陸續還有火炮從船上抬下來。
岸邊還有大量馬騾在等著,還有一部分漢人正在用木板組裝什麼。
黃宗民看了會,發現他們把木板組成一個車廂,然後又從船上抬下車輪,接著用四個車輪,加車廂,組成一輛少見的馬車。
明初這會都是兩輪馬車,要麼就是獨輪車,黃宗民還是第一次看到四輪的車子,這車體看起來就比較大。
接著就是有很多輜重灌進車裡,似乎還有糧草和火藥。
黃宗民帶著三千族人一千匹馬騾到了現場後,現場負責的一名千戶請他們拉炮。
大炮用四匹馬騾,中號用兩匹,小號一匹就行。
所有炮都有炮架,只要路平整,還是比較好走,如果難走時,就要讓人抬起來。
黃宗民看到那大炮比較沉,估計有四五百斤的,如果是山路是很難走,但他咬了咬牙,帶領族人幫忙拉炮。
他到現場沒多久,就發現四周陸續有土司過來,都是來幫忙的。
有幫運貨,有幫拉炮。
如果他們黃氏不參加,其他附近土司也會來幫忙,他不由慶幸,還好自己反應比較快。
五月十日,王忠攻破馴象衛,且是晚上。
官軍大部份往東逃,但主將還是派人快馬繞向西面,通知譚清。
這種情況,王忠沒把對方堵在馴象衛後,到了外面是攔不住的。
所以王忠知道譚清最晚明天,最早今天晚上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