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又給每人發了一百兩銀,然後讓他們去店鋪拿些糧鹽等物資,眾文武都是興奮無比。

中午時,孫巖和孫亨到府上吃午飯,兩父子長時間駐守通州,這次難得回來,朱高煦當然要請他們吃飯,順便把另個丈人韋達也叫過來一起吃,然後想了想,又把孫巖的老部下徐祥也叫了過來,正好湊一桌。

吃過飯後,韋達和徐祥知趣的離開,孫巖和孫亨和朱高煦到房間議事。

在燕王部下各將領裡,朱高煦最欣賞李彬和徐忠,因為這兩人都有統兵獨擋一面的能力。

之前朱高煦也保持著和他們良好的關係。

但沒想到燕王朱棣也是慧眼識珠,這次在會州整編五軍,很多心腹像火真、譚淵、張武、王忠等都沒有提到一軍主將的位置,卻讓李彬和徐忠各領一軍。

昨晚酒宴,孫巖和孫亨父子故意與他們交流試探,兩人都很高興,言語間還要借孫巖之口感謝高陽郡王。

“特孃的。”朱高煦拍著腦袋,暗暗鬱悶。

以前他在兩人面前賣過好,說燕王帳上,就他們兩人能擋獨一面,有大將之才,估計這會兩人以為是朱高煦在燕王面前說了什麼好話,所以提拔重用他們。

這原本是件好事,可按孫巖看來,這兩人對現在很滿意,對燕王也更忠心。

孫巖笑道:“只要高煦多立戰功,燕王知道高煦的好,將來世子之位,非你莫屬,我想李彬和徐忠他們,也會支援高煦的。”

屬個屁,朱高煦心中暗叫,但現在也不敢表露,只好皺眉道:“昨晚你們也看到了,姚廣孝公然和我作對,說世子立下大功。”

“這老東西。”孫亨大罵:“幾十萬兄弟在外面拼殺一天一夜,高煦你以五千擊一萬五騎,這些功勞,都被狗吃了嗎?”

“老和尚在燕王面前還是能說上話的,不可不防。”孫巖也長嘆。

當天他厚著臉皮把孫女嫁給朱高煦,不就是想搏一搏富貴嗎?

郡王哪有世子好。

朱高煦這時道:“爺爺伱們回來後,也不要有意到處結交軍將,高煦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被有心人看在眼裡,萬一傳到父王耳裡,反而不是好事。”

昨晚酒宴,兩父子到處結交,原本也沒什麼,因為在慶功,大夥都這樣,但如果平時也這麼幹,那就太刻意太明顯了。

孫巖點頭:“高煦能這麼想就對了,高煦你放心,老夫在軍中還是有點薄面,我覺的軍中問題不大,也就譚淵等少數將領,關鍵是文官,高煦你要想辦法得到文官們的支援。”

孫巖是看出關鍵,北平城的文官集團,現在大部分是站在世子一邊的。

特別這次守城戰後,世子與一眾文官們聯手,齊心協力守住北平,關係深厚不少。

朱高煦默默的點了點頭。

然後緩緩道:“不管怎麼樣,咱們現在還是一家人,要以和為貴,當務之急,先幫父王靖難成功,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孫巖父子也紛紛點頭。

孫巖感覺朱高煦很成熟,根本不像傳說中那麼野蠻不講理。

下午送走孫巖父子後,朱高煦立刻騎著馬,帶著一隊親兵到了城外徐家村的軍營。

自從娶了老婆,朱高煦就不喜歡宅在家裡,特別這種冷天氣,他不想整天呆在床上,那樣容易讓人墮落。

所以只要有空,他就奔赴營中。

從北平城門口到他大營,也就十分鐘不到的事,等到趕到時,已經遠遠聽到營中到處都有訓練的聲音。

隨著他兵馬越來越多,他的軍營也越來越大。

但他目前直接負責的還是隻有四千騎兵,其中有一千蒙古蕃騎,由他們自己管自己,李賢平時也很少到朱高煦府上來,如果過來,肯定是要糧或要鹽,要麼要銀子,這些蕃騎離開草原後,好像變的不會生存,動不動就來要物資。

但朱高煦暫時還養的起這一千騎,反正李賢每次向自己開過口後,他就跑去向郭資要。

郭資現在見到朱高煦也頭痛,可燕王說過,這些蕃騎,是要好好供應著的。

知道朱高煦進營,很快四面八方有軍將過來拜見。

大軍分在各營,最遠的盛堅兩刻鐘後才到。

陳文說今天上午下雪,全軍休息,下午雪停後,就出來了,先掃了下雪,然後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