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沒有出聲,他手中精騎騎兵就萬餘騎(即是平安部),全在城中,是精銳中的精銳,不到萬不得已,可不願輕易動用。

盛庸這時終於忍不住:“老將軍,末將有個建議。”

“盛將軍你說。”

“還請下令關閉城門,此戰不休,不得開門,不然將士們,無心戀戰。”

耿炳文嘆道:“老夫知道將軍的意思,若開戰前如此,或士氣可用,現在打到一半,突然下令,怕軍心更亂。”

盛庸不置可否,呆呆的看了看城下,暗暗嘆氣。

“也只有如此。”耿炳文突然道。

眾將不解,不明何意。

“老夫親自出城,然後你等緊閉城門,此戰不休,不得開門,老夫在城外,諸將士,當可安心,此戰,有進無退,退則立斬。”耿炳文厲聲道。

“老將軍不可。”眾將紛紛勸說。

“燕王父子皆在陣上,燕軍士氣如虹,老夫豈能不如燕逆?若龜縮城中,有何面目面對聖上,不要再勸。”

耿炳文知道自己輸不起,一旦輸了,後果不堪設想,不如英勇一回。

當即他看向四周,平安和盛庸紛紛請求出戰。

但耿炳文心中還有個想法,就算自己在城外輸了,真定城保住,就不算太壞,所以他把平安和盛庸兩人都留下。

留平安很簡單,現在外面十幾萬兵馬交戰,平安這一萬多騎兵想出去,外面都沒空間給他衝起來,若是開戰前,先埋伏在其他地方,這股騎兵還是能用用的。

也就是真定之戰後,平安都喜歡帶著騎兵在外面,多次給燕軍造成極大的麻煩。

耿炳文帶著甯忠、顧成等諸將出城。

甯忠是右軍副將軍,左軍李堅敗了,右軍不能再敗,甯忠和顧成都往右軍督戰。

耿炳文自己在中軍,直面燕軍最強的兵馬和精銳。

他帶著親兵和諸將出城,到了城門後,立馬喝令緊閉城門,更大聲道:“傳令各營,城門已閉,此戰不停,城門不開。”

“老夫耿炳文願與諸將士一起,有進無退,血戰燕逆,來人,豎老夫的大旗。”

嘩啦,耿炳文的帥旗迎風而起,各親兵飛快跑向各營。

耿炳文帥旗突然出現在城外,南軍果然士氣大振,耿炳文接著馬上調整陣形,以守為主。

對面燕軍立刻看出耿炳文出城了。

燕軍中軍大營由燕王朱棣親自押陣,這邊猛將如雲,都是燕王心腹或看中的大將。

心腹張玉,丘福,號稱百戰百勝的徐忠,有大將之才的李彬,其餘如鄭亨、陳珪、王聰、陳志、李濬等,燕軍大將有一大半在這邊,領著各自兵馬與南軍混戰。

耿炳文沒出城之前,南軍被燕軍打的節節敗退,隨著耿炳文帥旗豎起,親兵們又把命令傳遞到各營,南軍士氣大振,漸漸穩住陣腳。

朱棣發現情況不妙,他的兵馬比南軍少,如果讓南軍穩住陣腳,而燕軍久攻不下,必然要敗,就算沒輸,打不下也等於輸。

“左翼如何了?”燕王這時趕緊找人來問。

他的親兵跑出沒一會,有隊燕軍騎著馬跑過來。

他扭頭去看,正是薛六帶著隊騎兵。

薛六全身是血,也不知道是敵軍的還是他自己的,肩後還插著兩三支箭,樣子看起來很狼狽,但氣色不錯。

燕王遠遠看了眼,就覺的左翼應該進展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