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燕王起兵開始,僅僅五天不到,張謝兩人遇難,燕王舉兵造反的訊息已經傳到京師,但更慘的訊息是,北平四周各府、州,在三天之內,有近兩百名文官小吏奔向四逃。

軍將們直接投降了燕王也算了,很多文官既不投降,也不回京師,居然四下逃散,同時也把燕王起兵造反的訊息,傳遞到大明的四面八方。

七月十二日凌晨,京師還沒完全天亮,大量的官員已經從京師各處匯聚到東華門前。

此時城門緊閉,空中儼然有股肅殺的氣息。

各種官兒在四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多人臉色難看之極,也有人有幸災樂禍的神色。

所有人都在等開城門,等著上朝。

可這會也沒到上朝的時間,沒一會,突然有個太監出現在城頭,對著眾人大聲道:“聖上有旨,今天群臣休沐一日,三品以下暫時回府。”

東華門外的大臣們一片譁然,全體放假了?今天不上朝了,你早說啊,大夥半夜三更起床,從四面八方趕到這裡容易嗎?

有人轉身就走,也有人在相互觀望。

城頭的太監這時努力往下看,語氣也親切起來:“黃大人、齊大人、方大人?”

人群中的黃子澄、齊泰、方孝孺趕緊奔過去。

城頭很快有吊籃放下,把三人先拉了進去。

黃子澄落地後身體有點晃,好像腿在發軟,還是太監王鉞趕緊扶了他一把,才把他扶穩。

三人默不作聲的跟著王鉞下了城樓,快步往武英殿去。

黃子澄走路還是有點飄,明顯是心虛。

當初力主放燕王世子三人的是他,結果三人回去後,燕王馬上就反了,而且那高陽郡王朱高煦真是很勇猛,聽說他用的錘有一千斤重,一錘能砸死一百多人,只用了十錘,就把餘瑱的上千大軍打的四散而逃。

他邊想著邊回頭,正好看到齊泰臉色也是不好看。

“齊部堂”黃子澄小聲叫了幾下。

他平時要麼叫齊尚書,要麼叫齊大人,這會語氣也好了很多。

齊泰正埋頭趕路,想著心事,還是方孝孺碰了碰他,他才回過神,聽到黃子澄叫。

“恩?”齊泰不爽的轉過頭,一臉的憎恨,很明顯,他現在也在想世子三人逃出去的事。

“一會如何”黃子澄也不知自己想說什麼,他最在意的還是在皇帝面前失寵,畢竟在他看來,燕王雖然反了,也不是大事,大明百萬兵馬,戰將無數,平反一個燕王,還是很容易的。

“宋忠怕是抵擋不住多久,論統兵打仗,他遠遠比不上燕王,更何況燕王部下,俱是能征善戰之輩。”

宋忠是錦衣衛指揮使出身,乾乾刑偵還是可以,打仗肯定不行的。

“當儘快選出良帥,調派大軍。”黃子澄也恍然大悟。

“黃大人,你莫再和我爭了。”齊泰語重心長道:“當儘快平亂,時間越長,對朝廷越不利。”

黃衛澄閉口不言,知道齊泰的意思,如果要動兵,主帥讓齊泰選。

過去的事實證明,他選的張信,完全不如齊泰選的謝貴。

其實真的論能力,張信是比謝貴強很多,可惜張信貪生怕死,實在對不起黃子澄的信任。

可是黃子澄很不甘心,憑啥要證明,你比我強?

“一定要兵戎相見嗎?非要用武力解決嗎?”後面的方孝孺突然道。

黃子澄和齊泰同時瞪了他一眼,皆沒理他。

其實建文之初,方孝孺是很不贊同以武力解決問題,後來隨著燕王兵起,他才改變立場。

三人各懷心事,不一會,就進入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