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林寺出來時,天已經矇矇亮。

與掃地僧交流這一夜,讓孟修遠瞭解了許多過往不清楚的關竅,不過也因此,他一時間腦海中冒出了許多想法,一時間有些理不清頭緒。

漫步在這少室山的山路上,孟修遠的心裡想的卻還是那些事情。

若真如掃地僧所講,那麼孟修遠往後發展,要突破世俗的武學極限,兩條路都是可以選的,兩條路也都有各自的難關。

一是似掃地僧一般,內求己身,融會貫通兩世武學、壓縮液化自己的一身真氣。

這條路孟修遠相對熟悉,因為前世他和師父張真人,本就各已經達成了一半。

而且以孟修遠這身兩百年功力的北冥真氣,若是壓縮液化之後,一定是是比那掃地僧的真氣威力更勝數籌。

只是,要做到似師父張三丰那樣融匯廣通一身武學,凝練出“武道意境”,對孟修遠來可就是太難了。

他本就在武學理解上沒有什麼太高的天賦,能將功夫練到今日這般程度,除了師父的悉心教導,全是靠著那“頓悟時間”開掛。

再者,相較於精研少林武學的掃地僧、自創武當一系武學的張三丰,孟修遠兩世之中學過的武學太多、太過駁雜,若想融會貫通,難度不免又上一層。

兩相累加,孟修遠估計,若是想靠自己修出那“武道意境”,恐怕此生都未必能做到。而若要靠“頓悟時間”來達成的話,又不知道要為此積攢多久。

因而,這所謂內求己身的這一條路,尚需考慮。

二是走逍遙派外求於天地的路子,集齊三門神功,回崑崙雪谷之中,試著吸取“靈氣”。

這條路孟修遠感覺潛力很大,可又相對陌生。

要去向那天山童姥求取《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過程或許並不會太容易,可孟修遠覺得,只要自己用些心思,終是能做到的。

可隨後待要三門功夫合一、突破那“武學障”的事情,孟修遠便沒有太多把握了。

什麼所謂“逍遙自在”的心境,有些太過朦朧抽象,感覺不會太過容易做到。

畢竟人生於天地之間,身邊處處都是束縛,哪怕功夫練到孟修遠這般境地,也是逃不過的。

因而,總的來說,這第二條雖前途遠大,近乎和“修仙”沾上了關係,可路途中卻是充滿了不確定性,非得親身去嘗試了,才能最終見分曉。

漸漸理清思路之後,孟修遠思慮許久,終是在太陽完全升起之前下了決定。

他準備還是照原來計劃,先主要往逍遙派功夫方面研究,先將三門神功湊齊再說。

畢竟那“壓縮真氣”的對他來說輕車熟路,不過是海上修煉幾天的事情,若是逍遙派這條路走不通,再去也不遲。

而融會貫通武學、練出“武學意境”,則更急不在一時,需得慢慢積累。

往後若是順利,說不定待逍遙派這邊的路子走通了,孟修遠可以再回過頭來,同時再試試兩邊兼顧。

……

從少室山下來以後,孟修遠沒怎麼休息,一路便直往西南方向行去。

他準備走一趟大理,試試運氣,看能不能在那無量山中找到莽牯朱蛤,給自己加一個“萬毒不侵”的buff。

畢竟他要去找天山童姥之前,肯定是要先清理門戶、對付丁春秋這個老毒物的。

面對這個天下第一的用毒大師,出於謹慎,孟修遠還是想要給自己添一道保障。

不說是不是一定用得上,至少有了,心裡會從容許多。

再者,孟修遠也想去看看逍遙派武學的起源,也就是逍遙子盜走神書的那座不老長春谷。

說不定在那裡,孟修遠還能找到些什麼啟示,對他往後勘破“武學障”會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