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修遠帶喬三槐夫婦趕路,走的都是寬敞官道,因而一路上倒是沒有遇到什麼危險曲折。

只不過,這一路倒也不能說就是一帆風順,剛入江南地界,便來了麻煩。

喬三槐夫婦許是舟車勞頓,又或者水土不服,竟是於路上相繼病倒。

孟修遠趕忙替他們運氣通脈、推血過宮,可惜,他這真氣終究不是萬能。

《九陰真經》裡那“療傷篇”雖能治得了內傷,卻治不了疾病,而此世這身北冥真氣,雖然神妙霸道,但相較前世那身融合了人體先天陽氣的純陽真氣,卻也少了許多生機。

因而孟修遠哪怕早中晚三次給喬三槐夫婦輸送真氣,也只是讓他們精神振作、身子有力了一些,卻是無法根除他們身上的病痛。

待孟修遠用真氣查過他們五臟六腑、渾身經脈,只看出他二人臟器衰弱、正氣不固,卻是看出具體是什麼病症。

孟修遠自己前世那點醫學知識,早忘得差不多了,不敢在二老身上亂試,只得於沿途路過城鎮時停下求醫,聘請當地有名的大夫來替這老兩口診病。

相繼幾個大夫看過之後,給出的診斷都差不多,說是這老兩口年輕的時候操勞太過,又吃不飽飯,以至於身子虧虛、病根深埋。

待到現在年紀大了,不受外邪還罷,一經波折勞頓、改換水土,便容易將舊病引出,將身子擊垮。

這般病症,沒有什麼神效藥方可治,都得要長期以湯藥調治,再輔以修養歇息,才能一點點將身子給修補回來一些。

孟修遠聞言,自是不敢再讓他兩人勞累,當即便在一處鎮上暫且住下,歇了近半月有餘。

待這老兩口病情大概好轉,孟修遠才想著繼續啟程,給他二人找一處真正適合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本來,孟修遠的計劃是帶著喬三槐夫婦去杭州、紹興一帶,那裡經濟繁榮、環境安定,沒什麼知名的強盜匪患,也少見江湖門派互相仇殺,算是十分適合養老的地方。

只是現在看來,喬三槐夫婦既然不適合再遠行旅程,那便就近在無錫、蘇州一帶停下來也是不錯。

如此,孟修遠便帶著他夫婦先入了無錫城,將他二人安置在了客棧之中養病休息。

幾日間,孟修遠又請了無錫本地的名醫來給喬三槐夫婦診療,雖診金不菲,可給出的診斷與前面那些大夫沒什麼不同,連藥方上也只是多了幾味名貴珍稀些的藥材而已,同樣不敢說能將二老的身子一定治癒。

聞聲,孟修遠反倒放下了心來,只覺得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便好。

至於這身體虧虛、病根深種的問題,只能待夫妻二人身子稍好些,再教他們前世傳給朱元章一家的那套強身健體的法門,讓他們儘快習練。

他二人雖然因為年紀太大,練習這功夫未必效果會像年輕人那麼好,但有孟修遠在一旁時時幫助,再輔以藥物滋補,想來或許能將身子慢慢調理過來。

這般又過得半月,喬三槐夫婦的身體漸好,暫時症狀消除,孟修遠便帶著他們倆在無錫城裡城外好好逛了一逛,體驗了一下這大城市的繁華。

對於這倆對一輩子生在少室山下、長在少室山下,幾乎沒有進過城的農家人來說,這般體驗自是十分新奇的。

松鶴樓裡吃飯、太湖之上划船,老兩口雖然總是嘴上說著不讓孟修遠破費,可臉上的笑意卻是做不得假,顯然都是樂在其中。

只不過,這般日子一久,他兩人便很快合起夥來朝孟修遠施壓,怎的也不願在無錫城中住下去了。

一來,是這無錫城中樣樣東西價格都貴,而孟修遠又總是給他二人儘量安排最好的,因而每頓飯那些美味佳餚都吃得他二人心疼,每天夜裡住著客棧的上房更是讓他們輾轉難安。

說是享受,可也是折磨。

再者,這無錫城中行人熙來攘往,太過繁華,初來時還覺得新奇,但時間一久,對於這常年居於小村莊中的夫婦二人來說,便有些太鬧了。

而且這無錫人說話的腔調他們二人還不怎麼聽得懂,聽多了不免覺得心煩氣躁。

孟修遠聽了他們這些想法之後,倒也沒有急著勸說,反倒是仔細想想,覺得這老兩口說得確實有理。

他此時身上那一包銀子雖然不少,可要在這繁華富貴的無錫城裡買一座好宅子,卻是尚且不夠,終歸不能讓老兩口一直住客棧不是。

再者,喬三槐夫婦二人剛病過一場,確實也是正需要靜養休息。

兩相考慮下來,還是應該在無錫城外替他們倆安排一處合適的住所才是。

如此,孟修遠便一邊找了牙人讓他們幫著介紹,一邊也自己開始在無錫城附近四處尋找,看有沒有那比較合適老兩口居住的宅子、小院。

可惜十來天下來,找到的地方要麼是房子不滿意,要麼便是環境不滿意,終歸難以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