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長齡這麼大方的表現,孟修遠是沒有想到的。

原本在孟修遠的心中,他見朱長齡這一路以來的虛偽、諂媚表現,只當是他想要攀上武當派這顆大樹、與自己這少年英豪拉近關係。

畢竟與原著中孤身一人、身中寒毒無力反抗的張無忌不同,孟修遠可是一再用實際戰績來證明過自己的實力的。

單說明面上中原武林大家都知道的案例,崆峒五老、何太沖、少林三大神僧,可都是兩年前在眾目睽睽之下敗於孟修遠之手,而且看那場面幾乎是一邊倒地碾壓。

只以此推斷,便能想到孟修遠的武藝已臻至武林絕頂,毫無吹噓的成分。

再加上前些日子,孟修遠就在朱長齡眼皮子底下,輕鬆斬殺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韋一笑,眼見為實,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低估了孟修遠。

在這種情況下,孟修遠認為朱長齡必然不敢像算計張無忌那樣算計自己,或者說,至少是不會願意冒著與他敵對的風險來做事。

畢竟,算計張無忌,若是事情敗露了,朱長齡還十分有把握殺人滅口,最多是謀劃失敗,甚至都不會影響他的名聲。

而算計孟修遠,若是事情敗露了,那就憑朱武連環莊這些臭魚爛蝦,加起來恐怕都還不夠捱上孟修遠幾劍。

孟修遠相信,這朱長齡計智過人、城府頗深,不會去做那麼兇險的事情。

但此時,朱長齡突然將這《一陽指》拿出,孟修遠心中不由得警燈大作。

若只說是為了拉攏攀附,這代價,未免太大了一些。

猜測其原因,只可能有兩條。

一是這朱長齡確實出乎意料的格局廣大,真就是為了拉攏孟修遠、攀附武當派,不惜獻出家傳武學《一陽指》。

這《一陽指》雖算得上是一流武學,可也並非他們朱家獨有,而且這功夫精深,尋常人練不到太精妙處。

朱家世世代代修煉這功夫,也沒見哪一代出了真正的大高手。

朱長齡已經算是歷代傳人中資質相當不錯的了,可如今人過中年,還是難以摸到江湖一流高手的邊角,比之崆峒、華山這般門派中的高手都多有不如。

他願意將此功法獻出,換得孟修遠這麼一個至少還能威壓江湖數十年的少年天才的好感,對朱家日後的發展頗為有利。

甚至說若是孟修遠投桃報李,反過來指點他一番武功,那必定是會對他大有助益。

第二項可能,就是說這朱長齡確實所圖甚大,所以不惜以這《一陽指》為餌,勾引孟修遠上鉤。

若是如此,那他必是有對付孟修遠的把握,而且還有辦法洗刷自己的嫌疑。

畢竟崑崙派中,江湖眾人都是親眼所見孟修遠跟著朱長齡離開的,說是要去朱武連環莊住一段時間。

若是這期間孟修遠出了岔子,那誰都會第一時間將嫌疑掛在朱長齡頭上。武當派眾人到時追究起來,這朱長齡絕逃不過干係。

孟修遠細思良久,不敢確認這兩項猜測中哪個更加貼近現實。

只覺得,無論是出於其中哪一項,他都對這朱長齡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

對於這《一陽指》,孟修遠倒是沒有推辭,因為他明白朱長齡既然將其拿出來了作為贈禮,就絕無再收回去的道理。

而後出於禮貌,孟修遠表示願意也將自己所創的一套《止戈劍法》教於朱長齡,只當是雙方進行一個武學交流了。

那朱長齡不出意料,拒絕了孟修遠的這個提議,只說是想要全心全意地報恩,若是接了孟修遠的功夫,那對孟修遠的恩情便再無力報答了,他心中只會永無安定。

不過後來兩人談及《一陽指》時,那朱長齡倒是表示,若孟修遠將其練到精深處,可以反過來指點他一番。

這功夫精深異常,他鑽研半生,也未能接近先祖當年功力,更別說窺見以此功夫聞名的“南帝”一燈大師的境界了。

空守寶山而不得入,朱長齡表示愧對這門神功。

對此,孟修遠也只是點頭答應,表示下次一定。

……

這之後,孟修遠出於謹慎,幾次於夜間潛行探查這紅梅山莊。

雖然他對自己的武功很有自信,但他卻不是一個自大的人,知道小心為上的道理。

以孟修遠的功夫,有意隱去自己的氣息、腳步,那這山莊之中自然無人能發現他的蹤跡。所以這幾次探查之間,孟修遠可謂是將這紅梅山莊翻了個底掉。

只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既無機關、也無埋伏,更是見不到什麼毒藥、蠱蟲之類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