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饒恕(第1/3頁)
章節報錯
皎白月光照落在天津橋上,四周一時靜謐無聲,唯有洛水潺潺流淌不息。
無論橋上的師妃暄,還是橋下的獨孤閥眾人,此刻皆屏息而立,目光忐忑地望向孟修遠。
眼下勝負已分,就連四大聖僧都已齊齊倒下,他們面對這位彷彿謫塵而來的絕世劍仙,實在再難生出挑戰之心。
接下來事情如何收場,只由孟修遠一心而定。
“孟公子……”
師妃暄望著孟修遠猶豫半晌,本想如往常般說些規勸之言,可剛開口吐出幾個字,便已不由噎住。
實在是以雙方此刻處境來看,她無論於情於理、於勢於力,皆沒資格再對孟修遠多說些什麼,只能以懇求的目光深深望來。
孟修遠聞聲只輕瞟了師妃暄一眼,便再沒有理她,轉而徑直走向一旁地上的四位聖僧,直白開口問道:
“不知四位大師今日之後,有何打算?”
四僧剛才一招之間已幾乎耗盡了精氣神,此刻外表看來不免皆頹然蒼老了幾分,不過四人畢竟境界高深,因而哪怕頹然盤坐在地上,卻依舊不改高人風範。
“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不如放卻。
孟施主今日不僅以力勝人,更是以理服人。
那番關於佛門與天下百姓的言論,實在發人深省。
我四個作為佛門中人的職責今夜已盡,既然敗了,那自是不會給孟施主再添麻煩……”
嘉祥禪師一身灰塵、行容狼狽,可言語之中的神色依然平靜如舊。
“善哉善哉,嘉祥師兄所言不錯。
只要對天下眾生有益,動是佛,靜亦是佛。
老衲身為佛門弟子,今日為阻孟施主已盡全力。
待回山之後,便即日封閉山門,不使天台宗弟子再牽涉入江湖是是非非,於寺中安心耕地念經,自食其力之餘再靜心修禪……”
智慧大師垂首低眉說著,道信則於一旁點頭附和,表示自己大意也是如此。
四僧之中,唯有身材魁梧威猛、氣質雍容爾雅的帝心尊者一直閉口不言,面色肅然,好似心中頗有些不同的想法。
見狀,孟修遠雖有些意外,卻也沒有著急生氣,而只淡然開口道:
“帝心大師有什麼話,但請說來無妨。”
帝心不做猶豫,坦然開口道:
“魔門如跗骨之蛆,除而不盡,即便以孟施主驚世之能,恐怕仍難以將其連根剷除。
老衲受前輩祖師之遺命,要攜華嚴宗世代與其對抗,以防其禍害眾生。
因而即便老衲今日敗於孟施主之手,也認同施主那番‘佛門與百姓’的觀點,可卻著實難以保證封山不出……”
帝心尊者此言一出,立時引得身旁餘下三僧面色微變,關切朝他望來。一旁師妃暄更是忍不住輕呼一聲,眼神之中滿是滿是擔憂。
帝心尊者本人卻彷彿是已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依舊神色坦然,接著說道:
“孟施主言語之中所說關鍵,不過是這天下佛門弟子太多、佛門勢力太盛,以至於生出驕奢淫逸,連累百姓勞苦供養。
既然如此,往後我華嚴宗弟子外出伏魔之時,便喬裝打扮、隱去佛門弟子身份,只以隱蔽身份暗中行事,並且絕不為自身謀一絲一毫之利。
如此規矩,錄入華嚴寺寺規,教代代弟子入寺之前皆以佛心起誓。
孟施主覺得可否?”
孟修遠聞言稍稍一愣,再看帝心尊者表情坦然、不似作假,心中也不由為之微動。
要知道,此世武學與精神意志關聯緊密,誓言可不是隨便就能發的。
帝心尊者竟能說出這般話來,讓孟修遠頗為意外。
再回想剛才比鬥,從始至終,無論這四僧處於優勢或者劣勢,他們都從未對孟修遠出過殺手,甚至是在孟修遠挑明要以今夜一戰盡碎佛門盛名、阻攔佛門發展之後,他們招式之中亦沒有多出絲毫戾氣。
顯然,不看四人佛門領袖的身份,單以自身而論,這四位大師都算是難得的慈善之人。雖說不好他們是否全然配得上“聖僧”這個名號,可至少“得道高僧”還是稱得上的。
思及此處,孟修遠心中也再不願為難他們,朝四僧拱了拱手,當即轉而望向師妃暄道:
“師姑娘,今日之事便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