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天津曉月(第1/2頁)
章節報錯
往後時日,孟修遠都在客棧之中,再沒有出門。
期間只有李靖和李世民曾來過一次,和孟修遠稍許閒聊。
據兩人所說,孟修遠孤身闖上淨念禪宗、帶走和氏璧之事,此刻已經在外面傳遍,引得天下震動。
甚至是連孟修遠和佛門四大聖僧一月之後約戰的訊息,也莫名地被提前洩露,於洛陽城人盡皆知。
一夜之間,孟修遠名望陡升,從本來那還只算是受人矚目的青年高手,變作了天下間輿論的中心。
無論是江湖大派、還是世家門閥,都對此事頗為關注。稍有資源、渠道者,都已開始竭盡全力,調查孟修遠的背景來歷。
畢竟似孟修遠這般擺明慈航靜齋與淨念禪宗作對、踩著這兩大正道巨頭出名之人,千百年來可都不算多見。
江湖上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天縱奇才,年紀輕輕便已臻至寧道奇、宋缺那般難逢敵手的武學大宗師境界,也有人說他智計多端,是靠著陰謀和好運,才從淨念禪院之中將和氏璧偷出。
而無論持哪種觀點之人,都持有同一個想法,那便是十分期待一月之後佛門四大聖僧與孟修遠的這場決戰。
聞言,孟修遠不需多加思索便能猜到,這些訊息應該都是魔門中人有意宣揚出去的。
畢竟和氏璧的事之前被有意炒得沸沸揚揚,本是慈航靜齋和背後佛門於亂世之中的一步大棋,此刻傳出玉璽竟為旁人所奪,可謂是對佛門聲望的重大打擊。
而佛門避世多年的四大聖僧齊聚,只為對付孟修遠一個江湖晚輩,最終結果無論輸贏,佛門都不免留下以大欺小、以多欺少的名頭。
對此,孟修遠倒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反覺得魔門這是無意間幫了他一個忙,少了許多麻煩
此萬眾矚目的一戰之後,佛門聲勢大落,孟修遠便也好騰出手來,再專心解決魔門之隱患。
……
洛陽城南,有一座石拱橋,橫跨洛水兩岸,橋長三百步、寬二十多步,蔚為壯觀。
因為坐落天子腳下、又地處渡口津要,因而這橋也被名為“天津橋”。
時至深夜,月色皎潔。洛水兩岸垂柳如煙,天津橋下波光粼粼,四周風光旖旎,城中不時傳來寺廟鐘聲。
孟修遠孤立橋頂,望著這號稱洛陽八景之一的“天津曉月”,靜心凝神。
想來,今夜註定有許多不速之客慕名而來,需得他一一應付。
果然,沒待許久,洛水上便突然駛來兩艘大船,船上不點一絲燈火,於水上劃過,好似暗夜之中的幽靈。
“橋上的可是孟修遠、孟公子?”
一聲高呼從黑暗中幽幽傳來,聲朗氣清,顯露出說話之人應是一個武功頗為不俗的年輕女子。
“是,船上的是哪方朋友?”
孟修遠並不掛心,只淡然回到。
“是敵是友,還要看公子心意。
若公子願將和氏璧交出,那自是我們的貴賓……”
黑暗中那女子,言語之中頗帶著幾分桀驁,顯然是屬於對孟修遠戰績持懷疑態度的那一批人,開口也不做客氣,便直奔主題。
孟修遠聞言輕笑一聲,不願理她,只轉頭又望向頭頂明月。
“好小子,好膽識,說不定真有些本事……”
又一道聲音從黑暗中傳來,卻與剛才說話之人不同,是一個頗為老邁的女聲,聲音嘶啞沉重、十分難聽。
隨即,便見洛水之上突然亮起,原本黯無燈光的兩艘大船,船首處同時燃著了十多個燈籠。
左右兩船的望臺上,或坐或站各有十多個武者,皆是目光灼灼地望向孟修遠,絲毫不掩飾眼神中的戒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