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少林寺,孟修遠再沒有遠行。

他收斂真氣,順著山路徐徐而下,往少室山下的那個無名小村而去。

在那間熟悉的小茅屋中,孟修遠度過了在此世的最後一段時光。

幾日之中,孟修遠盤坐床上,閉目冥思、靜心安神。

直至這日中午,突地心中一動,他知道,時候到了。

睜眼抬頭,便見一道純淨白光在屋中亮起,迎面直射而來。

柔和的光芒之中,孟修遠很快便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

經歷過一次這個過程的孟修遠,已不覺得稀奇,幾日之間的靜心調整,已讓他完全做好了去迎接下一個世界的準備。

最後勉強望了一眼身邊那柄陪伴了十餘年的粗糙鐵劍,與這世界輕道了一聲“再見”,孟修遠便隨即放空思想,靜待轉世。

可下一刻,他卻是突地心中一震,當即從這安然的狀態之中驚醒。

真氣泯滅、血肉消融,身體以極快的速度崩解著。這個過程與前世穿越時一模一樣,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

可此時的孟修遠,由於《上清黃庭外景經》溫養精神多時,所能“見”到的,卻是多了許多。

面板、骨骼、經脈、筋肉,一絲一縷地被那白光拆解,不做絲毫損耗,最終皆化作本源的元氣精微。

整個過程展現在孟修遠的眼前,好似一場玄妙到難以言喻的現場教學,向孟修遠訴說著人體的奧秘。

至此時,孟修遠哪還不知道如此經歷之寶貴,當即竭力凝聚心神,仔細地感受著自己身體被拆解的過程,不願放過一絲一毫。

可惜的是,在此情況下孟修遠那“頓悟狀態”無法開啟,僅憑他自己那有限的意識眼界,終究只好似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難以看得真切。

至最後身體消融、白光漸黯之時,孟修遠也只將其中奧妙記住了十之一二。

可即便如此,他心中也是頗為激動,只覺得於煉體一道上受益無窮,遠超過往所得的所有神功秘法之總和。

就在孟修遠下意識地想要整理這些知識,將其與自己現有的《健體術》相融合時,他的意識卻很快變得模糊。

下一刻,兩世積累一同化作的元氣精微,附與神魂一道化作虹光,直射雲霄之上。

整個過程朦朦朧朧之中,隱約有許多聲音,在同他道謝。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謝他阻止了一場宋遼大戰,叫天下間許多無辜百姓都得以存活,不必受馬蹄踐踏、兵禍之災。

每一道感謝聲過後,孟修遠冥冥之中便覺得,自己有了些微不可查的收穫。如此累加下來,也算是積少成多。

直至這些聲音漸漸淡去,之後,便又是一場漫長而又迷濛的夢境。

……

隋大業二年,江南。

鄱陽湖之東、浙水西端,有一個叫翠山的大鎮,其中約有二千多戶人家,人丁頗為興旺,石橋瓦屋鱗次櫛比,好一副繁盛水鄉模樣。

鎮子東頭,有一間小飯館,生意紅火。

時間剛至中午,屋中便已經坐滿,眾食客聲音嘈雜,屋子之中滿是飯菜的香氣。

“張嫂,怎麼今日不見孟小哥,反倒是你自己在做活?”

一個客人進門,見得迎面上來的是那已經忙得臉色蒼白的老闆娘,不由得下意識地問道。

張嫂聞言,趕忙擺了擺手,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又指了指後廚方向。

意思很明顯,是讓這客人小些聲音,莫要驚動了那正在做飯的老闆。

在座都是熟客,知根知底,旁邊一人見此情形,不由嬉笑出聲:

“要我說,一定是你家老張待人家太刻薄,只讓人小孩子每日辛苦做活,卻不給人家發工錢。

孟小哥經受不住這般喝血扒皮,昨夜裡偷偷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