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的歸來,讓武當山上下都為之一振。

當然,所謂歸來是隻有包括孟修遠在內的武當八俠知道的真相,剩下的三代弟子只當是師祖半年後終於破關而出。

同樣,三俠俞岱巖的傷情恢復,也只有他身邊照顧的兩三個小道童知曉情況,在宋遠橋的囑託下訊息沒有立馬擴散出去。

之所以至今還如此小心謹慎,還是那句話,為了武當上下的安全考慮。

雖然張三丰張真人曾毫不避諱地親口說過“老道一生,專殺韃子”這樣的話,武當七俠闖蕩江湖時遇到為非作歹的小隊元兵也會全部斬殺,但這次黑玉斷續膏的事情卻意義完全不同。

畢竟這事涉及到的是汝陽王府、是大元朝廷統治階級的權利中心,如若做得太過高調,讓那些掌權者感覺到自身受到強烈威脅,那麼很容易給武當派招來滅門之禍。

若是元朝廷下定決心用大軍包圍這武當山上下,那麼除了張三丰本人以外,恐怕沒人敢說保證能逃出生天。

再者說,三俠俞岱巖這次為金剛門的大力金剛指所傷,背後明顯有著元朝廷指使的痕跡,想必是想讓少林、武當這中原兩大名門正派為此互生間隙、產生內鬥。敵在暗我在明,若是讓對方再生心思的話,恐怕又不知道還要面對什麼陰謀詭計。

雖說元朝廷昏庸無能,當今天下叛軍四起、末世之象已現,朝廷沒有多少精力來管江湖上這些門派散勇。可畢竟元朝氣數未盡,國家機器的能量遠不是一個小小武當派能夠對抗的。

若要正式全面抗元,尚需休養生息、以待時機。

……

這些複雜的心思,在孟修遠心中不過是一閃而過,便被拋在了腦後。因為他現在還只是個六七歲的孩子,什麼都做不了,打好基礎、練好功夫才是當下最該做的事。

好在,張三丰的歸來也就意味著,孟修遠的武學修煉終於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

“遠橋啊,我不在這半年,修遠的基礎打的如何?”

後院涼亭,張三丰遠遠地望了一眼如往常般練著武當長拳的孟修遠和宋青書,向身邊的大弟子問道。

宋遠橋被師父這話問得心裡一糾,立時十分愧疚地回答道:

“師父,我辜負了您的囑託,沒有教好八師弟,請您責罰!”

說這話時,宋遠橋不自覺地也瞟了一眼正在練功的兩個孩子,臉上直髮燙。

別說張真人了,就是他自己一眼也能看得出,同樣是練了半年,孟修遠這套武當長拳依然打得一般,比他身邊身形靈動、拳法自然的宋青書差了許多。

同樣的年紀、同時開始練武、同是他這一個人所教,八師弟的拳法遠不如自己兒子,這無論在誰看來,肯定都是他宋遠橋偏心了,只教自己兒子而沒有好好教師弟。

現如今師父問起,他也只好低頭認錯,難以開口為自己辯解。

好在,張三丰雖然九十多歲了,心裡卻沒有糊塗。大徒弟宋遠橋是個什麼樣的人,張三丰心裡清楚,知道他是絕對不會幹出那麼自私的事情的。

“莫說這些,你直說便是,可是修遠他武學天賦不太好?”張三丰面色淡然地問道。

“嗯,於武功招式方面,是多少有些不太好……”宋遠橋糾結了片刻,雖然不想揹著這位八師弟說他壞話,但為了遵從師命,最終有些尷尬地把實話說了出來。

“沒什麼,遠橋你不必如此介懷。人的武學天賦有高有低,這是正常的事情,難以避免。我武當門人,最重要的還是品德無恙、有一番仁慈俠義的心腸。

修遠這孩子一言一行之間都帶著成熟正派的風範,能看得出天性必定不壞。只需我們悉心教導,他未來一定不會走上歪路。

至於武功,只要肯下苦工,終究是有辦法練好的。”

張三丰看著不遠處的孟修遠,說話時臉上帶著滿意的微笑。

宋遠橋暗暗點頭,心中應是。

想來師父張真人一代武林宗師,功夫已經練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對武學理論的理解更是高屋建瓴。即便八師弟武學天賦低些,有師父針對性的教導指點,肯定還是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武學之路的。再說了,八師弟他在天賦上也不是沒有閃光之處……

想到這裡,宋遠橋一愣,然後趕忙向張三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