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君當繼承天命,建制稱帝!(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天王府內商討完對安仁公主的處置問題後,公羊儀、徐行、坤天王常坤等人開始勸說徐行建制稱帝,另立新朝。
等文武領頭官員表明意願後,餘下的中下層將領亦開始了“勸進”。
“天王……”
“崇明帝已死……”
“如今天下群龍無首……”
“若天王不稱帝,恐怕有負眾望?”
義軍將領一人一句道。
只要徐行更進一步,成為皇帝,他們這些心腹親信也會跟著雞犬升天,一個個被封爵位官職,並享有從龍之功。
自古以來,除救駕之功外,就屬從龍之功最貴。
“本王……德淺行薄,今日有幸與諸位共謀大業,已是千幸萬幸。至於皇位,本王來神京是為了解民倒懸,非是……”
徐行假仁假義的謙讓。
眾將勸進,他也不能一下子就答允了。
顯得他太過急切,失了儀度。
至少得先走完三辭三讓的流程。
“明公……”
“這是神京百姓的請願傘,還有滿朝文武讓明公登基的奏摺……”
“明公不可負生民之心啊。”
公羊儀一拍手,天王府的下人從外面搬進來了一個萬民傘和一個大籮筐。籮筐內裝著一筐滿滿當當當的奏摺。
這些都是徐行暗示他早早準備好的。
自神京攻破十三日以來,四明山就在營造讓徐行登基的輿論氛圍……。
匆忙登基,和有準備登基,其中大不相同。
看似是做表面文章,可如果連表面文章都不會做的話,就會遭到百官、地方諸侯的輕視,認為四明山只是草頭王,為王先驅的貨色。
換言之……。
萬民請願,三辭三讓……,是一場四明山打的政治仗。
意在告訴天下人,四明山雖是義軍,卻也不是什麼不知建設的草頭王。
這一點傳遍四海九州後,日後四明山進行統治、征伐,就會相應容易許多,得到地方勢力的擁護,而不是抵抗。
在今日之前,徐行已經推讓了三次。
這是最後一次了。
“明公……”
“這是交南道士子給明公您寫的《勸進書》。”
說話間,公羊儀從袖中掏出一帛書,念道:
“自我主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天下示瑞,帝星扶正之像也。”
“九州之地有讖曰:“天命在四,不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