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日。

朱桂臨行的前一天。

代王府大門外張貼了一張嶄新的公告。

不多時,公告前就擠滿了百姓。

“上面寫了什麼?有人識字嗎?”一個帶著破爛草帽拄著棍子的人拉著一旁的人問道。

那人有些驚訝的打量了此人一眼,問道:“你是逃難過來的吧?”

“你怎麼知道?”戴草帽的男子驚訝的看了一眼身上的裝束,又看了一眼周圍的其他人,這才發覺他身上的衣服是最破爛的。

“並不是因為你的穿著,而是因為在大同府,現在不識字的人已經沒多少了,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咱們王爺可是對難民非常好的,城西已經專門給難民蓋了不少房子,還有施粥的地方,只要不懶,在這裡沒有人會餓死的。”那人滔滔不絕的解釋道。

草帽男子連連點頭,然後說道:“那這紙上到底寫了什麼?”

那人這才回過頭,看了一眼之後便說道:“這是代王頒佈的新的惠民措施,所有云州境內的百姓,都可以免稅三年,從明天開始算起,而工商業則可以享受百分之五十的稅收減免。”

“這麼好?還有嗎?”草帽男子眼睛一亮,繼續說道。

“還有還有,所有逃難至雲州境內的難民都可以登記入冊,獲取本地戶籍,有手藝者可以到大同商會報道,沒有異能者亦可以分得土地,有特殊能力者,則可以由大同商會推舉至代王府聽差。”

……

周圍的人都在對代王府的新公告議論紛紛,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大同府。

不多時,就連張郡守都坐不住了,急匆匆的趕到了代王府,求見代王。

朱桂此時正在叫人記錄他說的話,同時有三個人在奮筆疾書。

而徐妙清和朱濟熺則坐在一邊安靜的聽著,並不時小聲的討論著,兩人看向朱桂的眼神都充滿了欽佩之情。

很快便有下人進來彙報,說張郡守前來拜訪。

朱桂眉頭微皺,想了一下還是揮了揮手讓三人停下來,然後他和下人一起離開了書房。

“王叔他怎麼這麼博學?他所講述的知識,我更是聞所未聞,這幾天在王叔身邊的所觀所聞,勝過我在家苦讀三年。”

朱濟熺不由得感慨道。

徐妙清對此非常得意。

“王爺不是普通人,他曾受高人指點,所以見識和手段都遠非尋常人可比,不過你也不要灰心,同是皇族子孫,你有一天也可以做到同樣的事的。”

徐妙清還不忘鼓勵朱濟熺。

朱濟熺點了點頭,不過他對此卻有些懷疑。

……

“王爺,代王府頒佈的公告已經傳遍了大同府,現在街頭巷尾都在對此事議論紛紛。”張郡守苦笑著說道。

“這不是好事嗎?郡守大人為什麼滿臉愁容?”朱桂一邊喝著熱茶暖身子,一邊問道。

“這確實是惠民的好事,可是王爺忘了皇上給王爺制定的稅收要求了嗎?那可是兩百萬兩銀子啊,本來按照大同府目前的情況,要是省著些,還是可以達到要求的,可是現在,現在……”

張郡守的眉頭擰得更緊了。

“行了,這件事就不用郡守大人擔心了,本王既然能頒佈這樣的公告,自然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而且今年是多災之年,百姓流離失所,正是朝廷廣施雨露之時。”

朱桂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