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出征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又從朱桂這裡敲了一百萬兩銀子,心情大好,所以就沒有繼續和朱桂計較,便放走了他。
朱桂如蒙大赦,馬上回去就會見了大同商會的代表以及南京的幾位重要商界代表,然後和他們說明了他自己此時的情況。
雖然朱桂最近這段時間經常有進賬,但是也架不住朱元璋這麼頻繁的敲詐他,所以他打算把銀子都運回大同府,同時派人去上海縣勘察一下那裡的情況。
不過南京這邊的人就不要指望了,他們雖然是商人,但是地方意識非常的強烈,明顯是看不上來自大同府的人,更不要說是一個小小的上海縣了。
所以朱桂只能把來自大同府的商隊派往了上海縣,並且給他們部署了幾個重要的任務,其中之一就是要建造一個造船廠,當然他們做的都是前期工作,剩下的還要等朱桂打完這場仗回來之後才能繼續進行。
因為有朝廷的支援,所以大同商會這段時間的擴張非常順利,很順利的把生意做到了附近的幾個鄰省,每天都有大把的流水。
也許這就是朱元璋會敲詐朱桂的真正原因吧,不過這同時也讓出櫃意識到了,就算是在商人社會地位低下的明朝,他們還能有這般利潤,可以說明重農輕商的國策還是有其道理的。
但朱桂還是不想一直被朱元璋這樣敲詐,於是他只能趁著現在有錢的時候,先把將來要做的事做好鋪墊。
好在現在大同商會的運轉已經相當成熟了,只要他給出具體的任務,就會有商隊會去完成。
同時朱桂也釋出了一系列的採購任務,主要是針對軍隊的後勤保障以及武器鎧甲等。
本來這種事情需要在作戰之前等一個月就要準備好的,而現在朱桂卻要在一週之後就出發了,朝廷卻沒有給他提供任何保障,所以這些就要需要他自己來完成了。
好在朱桂手裡有系統,所以他並不慌張,但表面工作還是要做出來的,不然會惹人疑心的。
就這樣,大同商會開始了,在南京城周圍的採購工作,一時間南京城及其周遭的物價開始飛漲,有不少大臣開始向朱元璋上奏抱怨此事,但都被朱元璋給按了下來。
朱元璋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三萬大軍可不是一股小的勢力,更不要說還這些都是騎兵了,而朝廷卻沒有給朱桂提供任何的後勤保障。
不過朱元璋還會時不時的派人去軍營視察朱桂那邊的訓練情況,好在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這讓朱元璋也頗為驚訝。
他都在懷疑,是不是有人在背後默默的指點朱桂了,只不過他把大明的名臣能將都數了一遍,除了藍玉之外沒有人有這個本事,可蘭玉已經和朱桂撕破臉了,他會這麼做嗎?
藍玉也知道了朱桂那邊的訓練情況,這讓他氣得牙根癢癢,但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現在朝廷的目光都已經集中到了朱桂那一邊,就算是他想有些小動作,也不敢做的太明顯。
可是朱桂又非常的謹慎,藍玉的幾次小動作都被對方給防住了。
終於,三天後,負責押送物資的後勤隊伍已經開始上路了,而大軍還需要兩天才能上路。
而這兩天就是皇上和滿朝文武檢閱大軍的時間了。
三萬騎兵在南京城南的平原上一字排開,經過這幾天的訓練,雖然還沒有達到朱桂想要的效果,但已經能做到命令的有效傳達了。
這主要是因為朱桂簡化了之前的旗語,然後又在千戶之下設定了很多小旗官,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向底層軍官傳達朱桂的作戰命令。
而這套旗語是專門用來在作戰中進行指揮的,只有幾個簡單的關鍵命令,這也大大提高了軍隊的反應速度。
於是乎,在朱元璋率領文武百官前來檢閱軍隊這時候,朱桂只是個小小的露了一手,就把包括藍玉在內的所有人都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