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商會這兩個月的執行情況怎麼樣?”朱桂向劉璟問道。

劉璟站起身向朱桂行了一個禮然後說道:“商會的具體運作情況在下已經以寫了一封書面形式交給了王管家,下面就由在下具體說說商會的情況吧。”

於是接下來的半個時辰都是劉璟的表演時間,朱桂都聽傻了,沒想到他走之前給劉璟寫了一本經濟學方面的書籍,對方現在能領悟到如此地步,可見古人的智慧並不比朱桂所在的後世的人少。

要是劉璟生活在朱桂以前所處的年代,恐怕最少也是導師級別的存在,而現在他卻正在為朱桂服務,這讓朱桂心中生出很多感慨。

不過他也算聽明白了,大同商會目前正以非常恐怖的形勢擴張著,目前除了在南京有分會以外,在周圍幾個鄰省也開設了分會。

而且已經形成了非常複雜的關聯網路,這個網路中傳遞的不僅有大同府生產的商品以及其他各地的特產,還有情報。

現在就連朱桂手下的情報頭子忽視刀也已經派人入駐到了大同商會之中,這可以說是一種趨勢了。

不過伴隨著這種快速的擴張很多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其中之一就是出了大同府的地界後,相對經常會遇到強盜和劫匪。

而且在這兩個月期間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從最開始的每週一題到現在有三分之一的商隊都會遭到劫持,只不過有些商隊僱傭了鏢師,劫匪也並不是總會得手。

這對大同商會的發展已經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不解決的話恐怕會讓大同商會的發展產生非常消極的作用,那自此以後大同府生產的商品只能在雲州境內銷售了。

對於這個問題,大頭商會的其他代表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總結起來就是想要成立鏢局護送商隊進行商品運輸。

只不過目前的情況是大同府已經成立了好幾家鏢局,但是相較劫匪的力量來說還是太過弱小了。

他們的意思是由大同府的衛所駐軍來對鏢局的標識進行訓練,甚至想要像代王府進行購買火器以加強商隊的自保力量。

“劉先生你對於購買火器這件事是怎麼看呢?”朱桂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劉璟。

剛才劉璟所訴說的都是關於大頭商會發展的一些客觀的描述,並沒有摻雜個人意見,所以朱桂才有此一問。

“回王爺,在下覺得火器的事還應該謹慎行事,因為火器一旦外流就可能對王爺產生非常嚴重的威脅,這一點我們應該無論如何都要避免。”沒想到劉璟竟然站在朱桂的角度進行考慮,這一點倒是和朱元璋的態度非常相似。

他們都害怕火器的威脅對於皇室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朱桂還沒有發表意見,旁邊立刻就有人站了出來說道:“劉先生是不是多慮了?火器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們商隊購買火器也只是順勢而為,又何必牽扯其他問題呢?”

“就是啊,就算是火器外流也不一定是從我們商隊這裡流出去的,又何必抓住這一點不放呢?”

“沒錯,現在只有火器才能教訓那些囂張的劫匪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不過主流意見還是想要向戴王府購買火器從而針對劫匪的威脅。

面對眾人的反對意見,流井不動聲色地說道:“各位只想到了火器的好處,那麼有沒有想過一旦劫匪掌握了火器我們又該用什麼呢?”

劉璟的這個問題讓眾人面面相覷起來,他們沒有考慮過劫匪擁有了火器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