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壽宴之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棣還沒說完,就被他旁邊的晉王朱棢給打斷了。
“四哥,你別竟是說大同府的事啊,那是該代王說的事。”
朱棣略顯不快道:“燕地一切如常,今年並無戰事,反倒是大同府和蒙古人打了幾仗,而且非常的精彩,而且代王不在,本王有責任讓皇上了解事情的經過。”
聽到這裡,朱棢笑著說道:“要說太原距離大同府更近,本王怎麼沒有聽說大同府有什麼戰事?而且這等事情,代王他早該寫了奏摺陳述清楚了,又何必勞煩四哥你呢?而且父皇也未必喜歡聽這些。”
朱棣聞言,抬頭看去,果然發現朱元璋臉上露出不耐的神色。
他只能憤然坐下。
而朱棢卻還站在那裡,臉上盡顯得意之色,彷彿他能讓朱棣吃癟堪比打了勝仗一樣。
“父皇,太原這一年來並無大事發生,而太原城在兒臣的治理下,人口比去年多了兩成,百姓安居樂業,兒臣寫了一封治理地方的文案,希望能給朝廷一些中肯的意見。”
說罷,朱棢從袖中掏出一封奏摺,交給了身後的一名小太監,小太監又交給朱元璋身旁的管事太監,最後才到了朱元璋手裡。
朱元璋只看了幾眼,就扔在了一邊。
有錦衣衛在,他對各地的情況其實都掌握的一清二楚,所以太原的實際情況根本不像朱棢說的那樣。
要不是現在是壽宴,他早就發火了。
而此刻,他只能強忍怒火點了點頭,然後示意朱棢坐下。
不過朱棢不知道是沒看見還是故意沒有理會。
他竟然繼續說道:“父皇,太子病重臥床,而今朝堂上下多次對此事議論紛紛,為保我大明江山永固,兒臣覺得,應該早做準備。”
他這一番話說完,大廳內立刻響起了一片小聲的議論聲。
朱棢雖然說的是實話,但是誰也沒想到他竟然敢在這種場合下提出來,難道他就不怕皇上生氣嗎?
果然,朱元璋本就不耐的神色已經變得嚴肅起來。
“哦?是嗎?晉王關心國事,朕非常欣慰,你覺得太子之位,朕應該傳給何人呢?”
朱元璋的聲音中已經有些許冰冷之意,熟悉他性格的人都知道這位殺伐果斷的皇帝已經動了殺心。
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人人自危,就連朱棣都正襟危坐起來。
不過朱棢卻像是沒事人一樣,說道:“父皇,這太子之位自然應該傳給德才兼備之人,本來燕王是最合適的人選,但奈何燕地對我大明十分重要,除了燕王之外,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他這一番以退為進的說法,讓朱元璋皺起了眉頭。
他深知朱棢的性格,在去藩地之前,雖然性格乖張,但卻不似代王那般外露,而是小心謹慎,他有些不僅為何朱棢今日會一反常態。
於是朱元璋說道:“晉王所言不無道理,你且說你心中有何合適人選?”
朱棢聞言,從他的座位走到了大殿正中,然後跪下來說道:“太子因國事而病倒,可見太子之位對能力要求之高,兒臣不才,但也願為父皇,為大明排憂解難。”
朱棢的這一番‘毛遂自薦’之詞,讓朝堂之上的文武重臣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向他。
在他們心中,如果這太子人選需要徵詢他們的意見,那燕王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就算如晉王所言,燕地對於防禦蒙古人非常重要,那怎麼排也排不到他晉王啊。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聞言,怔了一下後竟然拍著大腿呵呵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