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清的提醒讓朱桂知道要想在南京城開啟經商局面,最終還要看朱元璋的態度。

所以他準備這段時間進宮一趟,向朱元璋說明此事。

不過他自己都感覺希望不大,不僅是因為重農輕商的歷史傳統,也是因為他在朱元璋心中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可言。

再加上之前的‘御花園政變’,朱桂雖然洗脫了嫌疑,但恐怕朱元璋也只會覺得他是個‘不務正業’的人。

所以朱桂思前想後覺得,必須得找到一個突破口,他不指望能讓朱元璋改變對他的態度,但也得能拿到合法的經商許可權,這樣大同商會才能正式殺入南京市場。

可是要怎麼尋找到這個突破口呢?

就在朱桂苦思冥想的時候,南京城的諸多商人終於坐不住了。

他們本來以為朱桂只是一時興起,根本無法和他們這些在南京經營了許多年的商家勢力相抗衡。

但他們又無法抗衡朱桂的商鋪附贈精鹽以及價格低廉的貨物的經營策略。

那些大家族還好說,他們家大業大,就算一段時間的經營慘淡也不會動搖他們的根基。

他們完全可以繼續觀望下去。

可是那些小商鋪就沒有這個實力了,他們的商鋪都是租的,可以說一段時間沒有收入,再加上賦稅,他們都要喝西北風。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小商人終於來到了代王府。

不過他們顯然也是對代王的名聲非常畏懼,所以一直到了聚集到了非常多的人數以後才終於來到了代王府門前。

朱桂得到下人的通報,不過他對此並沒有感到任何意外。

但就這樣出去和這些小商人會面,實屬有些降低他的身價。

於是他便讓人把商隊的負責人叫了過來,讓他去和這些小商人溝通。

那商隊負責人非常激動,這裡畢竟不是大同府,而是南京,天子腳下,就算是這些人只是小商戶,但他們背後可能都有一些後臺的。

只是沒有代王府這樣的後臺硬而已。

不過他也很快反應了過來,這是他的機會,代王可是他的後臺,而這樣的機會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有一次。

於是便在商隊護衛陪同的情況下去了代王府的門口,和那些小商戶的代表進行談判。

朱桂對這件事並沒怎麼放在心上。

他從後門離開了代王府,向著燕王府而去。

沒想到馬車剛走出沒多遠,徐妙清就鑽上了車。

“出去怎麼不叫我?你也太沒良心了,要去哪裡?”徐妙清說道。

“去見見燕王,看看南京城目前的局勢如何了。”朱桂笑著說道。

“南京城的局勢?你怎麼沒有問我爹?”徐妙清疑惑道。

“徐國公雖然為重臣,但他的立場是偏向朝廷的,隊伍諸王之間的事也不會多言,而目前最瞭解這種情況還能和本王說明情況的,也就只有燕王了。”

朱桂解釋道。

徐妙清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

不過很快她又丟擲了一個疑惑:“不是那位朱允炆成為了太子的繼任者嗎?諸王之亂不是應該已經結束了嗎?對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去見見太子啊?”

徐妙清說道最後,才意識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