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並沒有選擇和肅王朱楧一起前往南京。

不僅是因為後者舟馬繁車,隨行之人就多大數百,更不知道何日才能到達南京。

朱桂則僅帶著徐妙清以及二十親兵一起,在速度上要快了許多。

而且在給太子祝壽之前,還要去拜見徐國公,他已經從徐膺緒那裡知曉,先前幾次的事情,這位岳丈大人可是幫他在皇上面前說了不少話。

一路上繁華觀盡,但也難掩大明土地上的破敗蕭瑟,這一切都給了徐妙清很大的感觸。

她對朱桂能在大同府給普通百姓帶來好生活的做法更能理解了,她對朱桂的感情也變得多了幾分欽佩來。

終於全速趕了五天的路,他們終於來到了南京城附近。

這裡已經是非常的繁華了,因為時間還很充裕,所以朱桂便放慢了速度,並決定在一座小城中休息半日再趕路。

親兵開始悉心照顧馬匹,準備物資,而朱桂則和徐妙清一起在街上逛了起來。

這裡的街道已經有七分和南京相仿,對從小在南京長大的兩人來說也算是非常熟悉了。

街上見到一些小物件,徐妙清還會央求朱桂買來送給她。

朱桂也沒有了往日頗為嚴肅的脾氣,對徐妙清也是予取予求。

他們二人享受著難得的單獨相處的時光。

不過沒過多久,就有一行人圍了上來。

為首的是一個表情浮誇的紈絝子弟,他帶著下人圍著兩人轉了好幾圈,一雙賊眼都在徐妙清上打轉。

徐妙清何曾被人這麼‘輕視’過,寒聲道:“賊人,你看什麼?”

“呦,小娘子說話真不客氣,本官人看上你了,那是你的客氣,你可知我是誰?”

那紈絝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嬉笑著說道。

“就是,我家公子可是城中大戶黃老爺的嫡子,看上你是你的服氣。”

“小娘子,你有好日子了,跟我家公子回府上,以後再也不愁吃穿了。”

紈絝子弟身後的兩個下人連聲附和道。

他們三人彷彿看不見徐妙清身邊的朱桂一般。

周圍有不少路人遠遠的觀望著,但卻不敢圍過來,不過從他們的神色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種事似乎早就司空見慣了。

“我管你是誰,趕緊給我滾,不然由你們好果子吃。”

徐妙清大怒,就要伸去腰間摸槍,卻被朱桂不動聲色的制止了,並對她搖了搖頭。

“此地距離京都太近,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使用手槍,更不能鬧出人命。”

朱元璋壽辰日近,如果在這個時候朱桂又鬧出事來,恐怕會被嚴懲。

徐妙清氣的一跺腳,從旁邊的小攤上直接拿起一根竹子:“那這個總行了吧?”

朱桂無奈的點了點頭。

然後就見徐妙清劈頭蓋臉的打了過去。

那黃姓紈絝子弟哪裡見過這等陣仗?他平日裡都是憑藉他爹的名號在街上胡鬧。

於是便被徐妙清劈頭蓋臉的打了一頓。

臨走他還捂著痛處喊道:“臭娘們,你給我等著,我回去叫人來,定要你好看。”

周圍的路人響起了一陣掌聲。

不過旁邊的商販卻一臉惶恐的勸道:“二位不是本地人吧?還是趕緊走吧,完了一定會惹上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