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野狼幫(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三人立功心切,又恐朱桂反悔,於是便連夜帶著三眼銃返回了南京。
朱桂又對這個問題反覆思考了一番,靖難之役是由朱允炆削藩直接導致的,所以在那之前,朱棣應該都不會有所動作。
所以即便他提早拿到了本來應該在永樂年間才出現的三眼銃,應該也只會用來對付蒙古人,對整體局勢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在堅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後,朱桂便安心睡覺了。
第二天,他便再次釋出通告,說明在未來一年內,大同府下轄的四州七縣也要陸續開始進行改革。
改革分兩步,那就是修理和分地,可以參照大同府的情況。
這個通告一出,大同府的百姓倒是對此沒有多大的反應,反而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最高興的要數那些加入了大同府商會的商人了。
只要大同府境內的官道都能修葺一新,那也會加快大同府的商品流通速度,從而能賺取更多的錢。
至於四周七縣的反應,現在還沒有反饋回來。
不過從胡世刀那裡傳回訊息,幾個州縣的鄉紳豪族似乎都有非同尋常的動作。
胡世刀小心的猜測,這些人可能聯絡了盤踞在山西境內的一夥馬匪。
所謂馬匪,就是區別於一般攔路搶劫的強盜,由於是在邊塞之地,他們有很多條件可以弄到蒙古人的馬,故此得名。
也因為來去如風和比強盜更加殘忍的作案風格,這些馬匪尤為讓人痛恨。
明朝立國以後,就針對這些元末遺留的匪患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繳。
不過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正因為朱元璋事蹟的鼓舞,匪患也是屢禁不止。
再加上山西距離南京太過遙遠,和蒙古人時常侵擾的原因,山西的匪患相較其他地區更為嚴重。
這些人其實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不下去的當地百姓以及一些蒙古人,其中就有不少鹽販子。
不過由於這段時間代王府的政策,不少鹽販子已經偷偷的跑掉了,這也導致這夥馬匪的規模相較全盛之時,人數少了不少。
可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把這一切的原因都怪罪在了這個初來乍到的小王爺身上。
再加上這幾個州縣的地主豪紳的邀請,兩邊便一拍即合。
在距離大同府有幾十裡的武周山內,就是山西最大馬匪幫的地盤。
幫主刀疤臉坐在聚會廳中最高得椅子上聽著旁邊的軍師唸完了信件,然後看著下面幾個裝滿了金銀的箱子。
“就這點錢就讓我們兄弟和朝廷對著幹?你以為我們野狼幫好欺負嗎?”
幫主發話了,那些本來還看著珠寶發呆的馬匪馬上附和起來。
“就是啊,得加錢。”
“再有十箱銀子就夠了。”
那個負責談判的胖男人此刻都要被嚇得尿褲子了。
不過誰讓他貪圖可以少出一些錢呢?
“幫主,各位大俠,這些、這些只是定金,只要能成事,四州七縣的世家豪族都會再出一份禮金。”
“有點意思,這樣的話還可以談一談,這樣吧,我們野狼幫出人負責解決麻煩,但是你們要把人引出城,就到這個位置。”
刀疤臉拿出一張皺巴巴的地圖,在上面指著一個峽口說道。
那胖男人湊過來,見此地距離大同府並不是很遠,又見其他馬匪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似乎他要是不同意立刻就會生吞活剝了他,馬上點頭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