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佯擊(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桂確實要在三天後進行賑災,而且還是以對外通告的形式釋出的。
由於天災的緣故,雲州附近幾個州郡向這裡湧來了大批的災民。
他們的第一站就是應州。
按照胡世刀調查的說法,這些災民的最終目標正是大同府。
得到這個情報當天,朱桂就召集了大同府內的官員和大同商會的諸方代表。
他把這個情報告訴了眾人,在場的人無不惶恐失色。
在他們看來,災民就等同於洪水猛獸,只會破壞大同府現有的秩序。
為此,他們不惜願意拿出一部分錢財,以大同商會的名義向災民進行救助,而想要的就是讓這些災民留在應州。
這其實就是朱桂的目的,讓這些商人掏腰包而已。
不過他對這些災民的看法卻和這些人截然不同。
人口就等同於生產力,等於軍隊。
而且根據商會目前掌握的情報,應州正是煤礦的重要產地。
要是把這些災民留在那裡,給他們提供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就成了救災的重要部分。
不過朱桂自然也沒有忘了蒙古人的動向。
好在有胡世刀的幫助,他輕易的就洞悉了蒙古人的計劃。
於是在賑災會議的第三天。
代王朱桂就帶著王妃徐妙清以及五十名府兵和大同府商會的一些代表前往了應州。
隨行的還有衛所駐軍的一名百戶和他手下的兩百名士兵。
當然還有二十幾車的糧食等生活物資。
前面五分之一的道路都是修葺一新的官道,相對好走一些。
不過後面的道路到處都是溝壑,使得隊伍的行進速度一下就慢了下來。
朱桂縱馬來到車隊後方的馬車前,拉開了車簾走了上去,對裡面的徐妙清說道:“天陰成這樣,看來又要下雨了,要不你先回去吧?”
徐妙清看了一眼馬車外面,道:“我知道你一定有事瞞著我,所以我一定要跟著你。”
朱桂無奈的嘆了口氣,他不知道徐妙清到底是怎麼發現蛛絲馬跡的。
就在這時,不遠處突然想起一陣鳥鳴聲。
這是他和胡世刀約定好的警報聲,這說明蒙古人就在附近了。
“有情況,你在馬車上不要下來。”
朱桂跳下馬車,讓親兵放飛信鴿,然後組織車隊在路上組成一個拒馬陣。
很快,不遠處傳來戰馬嘶鳴的聲音。
上百蒙古騎兵呼嘯而來。
他們圍著車隊開始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