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修路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鹽道官員尚不知情的情況下,這位代王已經透過組建商會的方式完成了對整個雲州精鹽供應渠道的整合。
而且大同商會的規模遠超了所有人的想象,有數千曾經身為鹽販子的商會成員為其保駕護航。
同樣的運鹽任務,只不過他們這次已經換了身份。
而這些曾經靠販賣私鹽為生的人,對於雲州境內的各種小路也是駕輕就熟,比正規的運輸途徑要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
只不過朱桂對此並不滿足。
在所有人還沒有緩過功夫之際,他再次釋出了公告。
代王府向大同府內的所有百姓發出徵工公告,每戶出一位青壯勞力,透過做工的方式,可以免除當年一半的稅收。
這下整個大同府再次沸騰了,甚至要比昨天關於鹽販子的政策更讓人震驚。
畢竟鹽販子相對整個大同府的人數還只能算是少數,對於普通百姓的影響只在於鹽價的高低。
可現在這條做工免稅的政策幾乎是關係到所有家庭了。
一時間街頭巷尾的百姓都聚在了一起,討論著代王的這次政策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代王雖然只有十四歲,可他昨天透過發錢的形式也確實讓每個人都見識到了這位王爺的誠信和財富。
所以很少有人對這次的政策持懷疑態度。
代王府前的空地上再次擠滿了人,只是這次不再是鹽販子,而是普通百姓。
與滿心期待的百姓相比,大同府的官員可都坐不住了。
明朝藩王制度約束藩王不得插手地方政事。
所以最開始朱桂插手鹽稅的時候,這些地方官員雖然頗有微詞,但也沒說什麼。
可現在,對方竟然把手又伸向了其他稅收,那他們可就忍不了了。
鹽稅和稅收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前者也是稅收的重頭戲,但畢竟鹽稅有自己的系統,地方官員雖然眼饞也只能乾瞪眼。
可現在代王的行為對他們來說就有些無法忍受了。
他發錢沒人攔著,但是用‘他們的錢’來做慈善是不是就有點不禮貌了?
於是這次朱桂還沒出門,就迎來了一位貴客,大同府郡守張茂。
此人一身大紅官袍,頭戴烏紗,一臉嚴肅的向朱桂行禮後說道:“代王殿下,稅收關乎大明國運,請殿下收回成命。”
朱桂整理了一下衣衫道:“此事本王已經上奏皇上,稅收一事,可以全權交付於本王。”
張茂一聽,臉色頓時變得凌厲起來。
這稅收可是關係到他們這些本地官員的額外收入,要是全部交付出去,他們以後只能憑藉微薄的俸祿過活,那這官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殿下既然已經上奏朝廷,那是否有聖旨?”張茂有些咄咄逼人的問道。
“張郡守,你是在質問本王嗎?不要忘了本王才是這裡的主人。”
朱桂眉頭一皺,身上散發出不怒自威的氣勢來。
張茂楞了一下,硬著頭皮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本官身為朝廷命官,自當為國盡忠,就算是代王身為藩王也不能違法大明律法。”
朱桂冷笑了一聲站了起來:“好一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只是不知道你做郡守這幾年,拿的可不只是俸祿吧?”
張茂聞言,頓時色變,還要張口,卻被朱桂打斷。
“稅收之事,我自有分寸,聖命下來,就算是免去本王的藩王身份,本王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張茂的眼中都要冒出火來了,沒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位十四歲的少年給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