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愣神的功夫,朱桂讓王總管把一份文書發給了眾人,上面詳細闡明瞭大同商會的‘股份制’投資和收益比例。

這讓在場的這些世家豪強的代表都有些心動,甚至忘了他們此行的目的。

“劉先生,把這些客人需要質押的收據都收好。”

朱桂提醒一旁還在發呆的劉亭舫。

“是,王爺。”

劉亭舫現在還有些雲裡霧裡,就這樣解決了這些人的問題?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還有人沒有忘記他們此行的目的。

或者說他們沒有忘記方家的威脅。

“代王殿下,我們還是想要現銀。”

“怎麼?你是信不過大同商會,還是信不過本王呢?”

朱桂沉下臉。

那人嚇得立刻不敢再說話了。

不過其他人也反應了過來,他們要是就這麼回去,恐怕方家也不會放過他們。

到時候恐怕他們是沒命花錢了。

於是場面再度陷入了尷尬。

那些發出去的文書,沒有一個人簽字。

朱桂讓劉亭舫去把大同商會的掌櫃請來,同時也把商會的賬本帶過來。

眾人不明所以,但也沒敢說話。

大同商會的掌櫃正是儒商青年徐成林。

他來了以後,把賬本恭敬的交給了朱桂。

而朱桂則把它放在了眾人面前的桌子上。

“自己來看看吧,大同商會的盈利如何,時代已經變了,靠壓榨百姓來賺取財富的日子不遠了。”

眾人被朱桂的這番話說的心驚肉跳,心中隱隱生出不安。

看來方家被‘騙’走土地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這位代王是真的想要打壓他們啊。

不過是現在只是想要透過和平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旦他們不答應,恐怕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有了這樣的心理鋪墊,他們再看到大同商會半月以來的賬本,盈利竟然非常客觀,甚至要比他們開錢莊還要賺錢。

他們並不明白這看不起來的商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賺錢能力,但是眼下形勢比人強。

看著這位小王爺身後如狼似虎的親兵那兇狠的眼神,他們是真的怕了。

如果現在還不同意,恐怕他們能否走出大同錢莊都是個問題。

藩王雖然無法涉足地方政事,但是要弄死幾個人,地方官也是不敢管的。

更不要說這位代王早在南京就已經兇名在外了。

於是在這種半推半就的情況下,眾人紛紛在文書上籤署了用家族中的良田作為質押物換取大同錢莊的銀票,然後再轉手投入到大同商會中的協議。

也就是說,他們這次來,不僅沒有給到大同商會壓力,甚至還搭上了自己家族的良田,只換取了代王以及大同商會的一紙文書。

這些人是氣勢洶洶的來的,結果卻是垂頭喪氣的離開的。

把一旁的王管家和劉亭舫都看傻眼了。

“王管家,你去統計一下戶籍,先拿出一半土地分給大同府內所有無田可種的農戶,然後再把剩下的一半分給商會的工人以及民兵家庭。”

王管家一臉激動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