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徐膺緒返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的聖旨雖然非常簡短,但是造成的風波要比朱桂想的要大得多。
他是不知道現在大同府內有多少人在等著他栽跟頭,結果集體傻了眼。
鹽稅是大明稅收的重要來源,結果代王就只得到了一個‘罰俸半年’的象徵性懲罰?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劉景明瞭,只不過他現在已經被押入牢獄受審,其他鹽道官員見狀也都知道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儘管他們不會傻到和代王府作對,但這也意味著他們千辛萬苦得來的官職以後可就沒有多少油水了。
反倒是城內的五大鹽商和中小商人以及百姓都集體鬆了一口氣。
五大鹽商以前雖然專售官鹽,但以前要把大半利潤都交給鹽道官員,而且還要擔著不小的風險。
現在他們的利潤雖然不如之前了,但是隨著加入大同商會,精鹽的銷量卻也提高了不少。
再加上隨著道路的暢通,可以預見他們的生意只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至於那些中小商人以及大同府內的百姓,他們此時的利益已經和代王府捆綁到了一起。
見到代王沒有受到嚴重的懲罰,他們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起來。
大同府內的氣氛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不過此時的朱桂卻不像外界想象中的那般高興。
他已經看過了太子朱標給他的親筆信,上面敘說了朱元璋對他的奏摺的不高興,以及郭貴妃如何替他求情,而且還提及了朱元璋所說的一年之約。
也就是朱桂要是在明天湊集三百萬輛的稅銀,他這個藩王恐怕就不保了。
朱標著重提醒他不要再鬧出亂子了,他那邊也好在這一年內替他說話,等朱元璋氣消以後,這件事就可以平息下來。
朱桂是有苦難言啊,他無法預料要是朱元璋知道他竟然又把手伸到了其他賦稅上,會不會想要親手掐死他。
思前想後,他覺得不能這樣坐以待斃。
於是當天下午,在送走了那位中年太監後,他就召見了徐膺緒。
徐膺緒看到一臉臭肉的朱桂,還有些意外:“代王難道對皇上的決定還有不滿嗎?”
朱桂搖了搖頭說道:“徐將軍就不要取笑本王了,這次請你來,是有事相托。”
徐膺緒注意到朱桂一臉嚴肅,這才正色道:“但說無妨,只要不違背大明律和道義,我都可以酌情考慮。”
朱桂聞言,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徐將軍言重了,我只是想請將軍向本王岳父修書一封,讓他能進宮在皇上面前替本王美言幾句。”
朱桂坦言道。
“讓家父出面?皇上不是沒有重罰代王嗎?”
徐膺緒一臉疑惑的問道。
朱桂嘆了一口氣,知道以對方的性格,如果這件事不說清楚很可能沒戲,於是只好把太子的信遞給了對方。
徐膺緒很快看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原來其中還有這般緣由,太子仁義,在下佩服。”
朱桂有些不耐煩的點頭道:“太子為本王做的足夠多了,本王也感激不盡,只是那賊人劉景明恐怕已經上奏彈劾本王減稅代工之事,如果皇上再知道此事……”
徐膺緒這才聽明白是怎麼回事。
“此事確實十分要緊,可是我怕書信難以說明此事,我還是連夜返回南京,親自向家父說明此事。”
朱桂有些詫異的看向徐膺緒,他對此事的態度似乎比他自己還要重視。
思前想後他只能覺得很可能和他的妹子徐妙清有關。
“好吧,那就麻煩徐將軍了,本王準備一份薄禮,就由將軍代交給岳父吧。”
朱桂說道。
……
由於事態緊急,徐膺緒孤身一人返回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