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錢攻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代王還只是個孩子,如果他做錯了什麼,都是臣妾這個做母親的錯,臣妾願意為他承擔。”
郭貴妃跪在朱元璋面前,手絹掩面,楚楚可憐道。
朱元璋面露不耐煩之色,他把奏摺丟到郭貴妃面前說道:“你真是教育出了一個好兒子,你看看他都幹了什麼?”
郭貴妃撿起地上的奏摺,一目十行的看完,臉上很快浮現出惶恐的神色,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她雖然身處深宮,對朝堂之事所知不多,但也知道稅收意味著什麼,更不要說大明建國不久,正處於百廢待興之際。
就在郭貴妃不知所措之際,聞訊趕來的太子朱標已經走了進來。
“父皇,十三弟他尚處年幼之際,而且孤身在藩地,即使做除了什麼出格的行為,也請父皇法外開恩。”
朱標一臉誠懇的說道。
“哈哈,好一個法外開恩,太子,你也看過奏摺了吧?這小子在南京亂來也就罷了,現在竟然把手伸到了鹽稅上,他這是要幹什麼?是想造反嗎?”
朱元璋一臉怒容的說道。
朱元璋本身就是以造反(起義)起家,所以他一生都對這個詞非常的敏感,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因為這個罪名被滿門抄斬。
朱標馬上跪了下來說道:“父皇明察,十三弟一定是無心之舉。”
一旁的郭貴妃見狀,也附和道:“請陛下念在血親骨肉之情,從輕發落,臣妾願意把這些年陛下的賞賜都拿出來為代王請罪。”
朱元璋見狀,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往復踱步數次,終於說道:“此子在奏摺上說,明年可以交鹽稅三百萬兩,我就給他這個機會,如果他做不到,你們兩個也不用再來求情,讓他提頭來見。”
說完,朱元璋也不等二人繼續說話,直接離開了御書房。
只留下郭貴妃和朱標面面相覷。
“請太子一定要救代王。”
郭貴妃淚眼婆娑的看向朱標。
“這是本王分內之事,貴妃娘娘無須擔心。”
兩人都沒覺得朱桂在奏摺上所寫之事能夠辦成。
不過朱標在宮內主持國事,這擬定奏摺也在他的權利範圍之內,所以他決定要好好提醒一下這位不省心的皇弟,這一年內一定不能再鬧出什麼事來了,他這邊也好繼續向皇上求情。
奏摺往返於南京和大同府需要花費半月的時間。
朱桂可沒打算等到奏摺到了再行事。
在奏摺寄出的第二天,他就在代王府前面的空地上對徵召而來的一千多名改頭換面的鹽販子進行了檢閱。
這個動靜可不小,周圍的酒樓客棧都客滿了,大街上也擠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
就連代王妃徐妙清也和珠兒站在王府的高處看著這一切。
徐妙清眼波流轉,不知道在想什麼。
在王府這一側,徐膺緒帶著一眾護衛嚴陣以待,他對這些鹽販子可沒有什麼好的觀感。
過了不久,王府大門從裡面開啟。
代王朱桂在護衛的簇擁下來到了空地前方。
他先讓護衛擺上一張凳子,他站在上面,這才不至於只能看到第一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