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大巫師的真實目的(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把人當人看……
聽到這句話,莫亞沉默了下來,最後,他嘆息了一聲。
“還真的…很容易讓人誤會的一句話啊。”
莫亞抬起頭,看著微笑著的伯耶,目光躍動,開口道:
“如果不是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的話,恐怕我也會和老師他們一樣,沒法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吧?”
接著,莫亞又搖了搖頭,否認道:
“不,不對,我和老師和其他巫師還是有區別的,因為我個人經歷的緣故,我雖然不可能認為您是真心想讓巫師與平民和睦相處,但也會理解成這是您為了將平民拉攏到巫師體系中而使用的陽謀。”
弗倫他們的想法錯了嗎?
並沒有,甚至可以說,大巫師的目的能進行下去正是靠著這樣一群真心實意接納平民的巫師存在。
現今的兩千多名巫師,主要分為兩種來歷,一種就是當初和伯耶一起被放逐過來和之後被陸續放逐到北境的人,另一種則是第一批開拓者們的後代。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都和舊帝國貴族們有種先天的對立,甚至前者可以說基本都和舊帝國的貴族們有著不死不休的仇恨。
相對的,前者因為被流放前的身份就是平民,後者因為基本都是平民出身的開拓者們的後代的緣故,兩者都天然地對舊帝國的平民有著好感。
甚至可以說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平民其實就等於自己人,這也是真理之城中的現狀,所有人都忙著討論學術,大家對巫師有著一份尊敬,但更多的還是以學術為主。
就比如《幾何解析與論證法》的創始人弗米阿德,他只是一個精神力只有9點的入門學徒,但他的功績,卻讓他在活著的時候能讓任何一位巫師都對其肅然起敬,讓他在逝去時值得整個真理之城的人都為他哀悼慟哭。
正因為真理之城中是這種景象,所以在毀滅掉舊帝國後,很多巫師才會自發地對舊帝國的平民們展露自己的善意。
這份善意,並非是出於憐憫的施捨,而是生活在真理之城的非巫師者們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尊嚴。
——舊帝國的平民能有現在的生活與尊嚴,可以說全是由真理之城中的那些人們爭取來的。
在初遇弗倫時莫亞確實很不理解為何巫師們會對平民那麼尊重,並且還給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當時的他做出了選擇,事後莫亞也曾冷靜地想過這是否只是一場算計,一切是否並沒有弗倫口中的那麼光明?
但弗倫的言行以及那一本本由非巫師者寫下的書籍卻打消了他的猜疑。
弗倫和很多巫師們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去尊重那些舊帝國的平民的,這一點他可以確認。
而救贖派巫師的情況,也讓莫亞更加認可了弗倫所說的那句話,巫師們和平民一樣都是人,他們同樣會墮落和腐朽。
可很多細節卻也也讓莫亞產生了另一個懷疑。
他的直覺告訴他,巫師們對待平民友善,絕對不止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但偏偏無論是從弗倫還是他接觸過的埃摩森身上,他都找不出任何線索。
“大巫師伯耶·利爾斯恐怕並沒有巫師們想象的那麼善良,他利用了巫師們心中因真理之城的人們而產生的對平民的善意,以及平民對舊帝國貴族的怨恨,故意將平民的怨恨全部引導到舊帝國的貴族身上,再利用將所有舊帝國的貴族的死亡發洩掉這份怨恨。”
“不止如此,靠著討伐帝國戰爭帶來的影響,再用遠征為由,故意讓所有救贖派巫師全部冒頭,以少部分平民的犧牲為代價,一舉根除巫師中的隱患。”
“再舉辦審判會,讓平民親自處決救贖派巫師,不但能表示巫師們一視同仁的態度,還能有效提高平民們對巫師的認同感。”
莫亞看著眼前面帶笑意的伯耶,語氣平靜地開口道:
“最後,平民們會在不知不覺間倒向巫師們,接著在時間的流逝下,徹底融入巫師體系之中,這就是大巫師所謀劃的陽謀,哪怕真的有人察覺到了,也會因為大勢和利益的問題選擇沉默。”
“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結果,不是嗎?對舊帝國的討伐確實是我主動提議的,對貴族的處置也是我在引導,救贖派巫師也確實像你所說的,是我故意勾引出來的。”
伯耶輕笑著說道,莫亞卻凝視著對方,搖了搖頭,否定道:
“但這終究只是表象,是您用來糊弄和像我之前那樣的自以為是地喜歡耍小聰明的傢伙們用的計謀罷了。”
“如果真的就這麼用陰謀論的想法去思考這裡面的問題,恐怕就正遂了您的願望了。”
伯耶輕拍起了手掌,滄桑的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欣慰。
“那麼,莫亞你覺得,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莫亞看著老人,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下來。
說實話,當他想到這些時,感覺自己的脊背都在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