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以後給這個女刺客配的搭子就是阿杏了,兩個人什麼鍋配什麼蓋,還挺搭的嘛。

暗戳戳定下來針對孫渺渺一系列的培養(馴化)計劃之後,裴卿又投入到了藩鎮的搞錢大計中。

黃公子在信中幾次三番催促想要第2批肥皂,據說肥皂一到貨就被搶光,可說是供不應求。

但是昔縣這座偏僻藩鎮出產的油脂不足,同時造肥皂需要的草木灰還得用來當田地的肥料,不能無限制的投入提煉純鹼當中,唯一充足的也只有石灰——所以,是兩項短板限制了肥皂的產量。

現在,擴大油料來源、想辦法找到真正的純鹼,就是裴卿這兩天工作的重點。

“系統,我的功德值現在有多少了?”

【宿主的功德值已經到了,可以獻祭出來就能兌換一座5000噸儲量的鐵礦的程度。】

裴卿點了點頭。

“那我現在要兌換一些高產油料作物的種子,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系統:【根據宿主領地所處區域的溫度溼度和光照,本統建議宿主兌換高產黃豆良種,畢竟在寒冷的北地,你就是兌換了棕櫚樹的種子也種不出來。順帶一提,你準備好了用來兌換黃豆兩種的一般等價物了嗎?】

裴卿微微一笑:“王府倉庫裡還有許多用不上的粗麻布,就用它來兌換吧。”

畢竟秋天收了棉花之後,藩鎮就有眠不可用了,那些粗麻布不趕緊甩出去還等著它腐爛嗎?

系統:【請站到一般等價物的中間,即可以開啟兌換】

裴卿便穿過偌大的王府,走到了倉庫跟前,張管事聞訊趕來忙不迭的給她開啟了倉庫的門。

現在倉庫裡面就有一些麻布,還有糧食,銀錢等東西已經被轉到了專門的銀庫,由在民兵訓練中表現突出的民兵來充當看守,比在王府這個大倉庫裡更安全。

但張管事卻並沒有因此而鬆懈,依然兢兢業業每天查次庫,生怕在自己手上短了什麼東西。

裴卿進倉庫之後就讓他出去,而後從裡面反鎖住門。

為了防盜,倉庫是沒有窗戶的,關上門之後裡面漆黑一片光芒閃過,而後嘩啦啦的顆粒物揮灑聲響斥整個倉庫。

等到王妃娘娘從裡面開啟門之後,張管事仔細一看便駭然地叫了起來:“娘娘,倉庫裡面的所有麻布不見了!”

裴卿給了他一個噤聲的手勢,淡淡的說:“不要聲張出去,這事只有你知道即可。”

張管事拼命捂住嘴巴,而後猛然醒悟——王妃娘娘一定是因為他夠可靠,才讓他得知了這個秘密!

沒說的,就跟那種叫做水泥的仙術一樣,這次王妃娘娘用的也一定是仙術,無聲無息的把那些麻布變走了。

而這麼驚人的事卻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他一定要給王妃娘娘保守好這個秘密。

裴卿讓張管事鎖好倉庫的門然後去把阿月叫過來。

自打她聽說到昔縣子民之中有人偷偷在家裡給她立生祠之後,她對於要不要暴露系統的存在這件事,已經不是那麼高度警惕了。

就算是手下的人知道她有系統又如何?

阿月是在一個多時辰之後才來拜見裴卿的。她現在管著高產稻種,每天都在想著要怎麼殫精竭慮的按照王妃娘娘給的技術手冊操作,好保證秋天的時候多收點稻子。

張管事派來的人找到他的時候,她就蹲在田間地頭,因此回來的時間有些長了。

裴卿看著眼前的女孩子,只不過短短一個月,她已經變得黑瘦精壯,像是一個在田間地頭耕耘多年的老農。

但她眼睛裡有光,看人的時候精神頭十足,講起話來思路清晰——跟剛來的時候那種畏縮而惶恐的神態已然天差地別。

裴卿單獨帶著阿月進了倉庫,指著裡面黃澄澄的豆子給她看。

阿月略一辨認便驚訝地說:“這不就是大豆?但是這大豆的樣子也太大太飽滿了吧?比我家平時種的豆子足足大了三圈!”

《戰國策》說:“民之所食,大抵豆飯霍羹。”

古代稱大豆為“菽”,秦漢以後,“大豆”一詞代替了“菽”字並廣泛應用。《神農書》的《八谷生長篇》載:“大豆生於槐。出於淚石雲山谷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

《詩經》中也說過“中原有菽,庶民採之”。《墨子》文章中載有:“耕家樹藝,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從這個時期的書文中常見菽粟連稱,也說明當時菽粟種植的面積在增加,菽粟種植的面積在增加,菽粟也成為百姓的主要糧食。

在數千年前,自遠古開始就有了種植大豆的歷史,大豆是相當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

大豆是普及率很高的糧食,家家戶戶都有種,但能把豆子種的這麼大這麼圓潤還閃著光澤的,實在是絕無僅有。

阿月很稀罕的把黃豆捧在手裡,來回撥弄著翻看。

“那麼你家的大豆一畝收多少斤?”裴卿饒有興致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