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舒縣到臨湖縣的官路上,當黃御得知候五吹牛立功的事情之後,那也是一臉的詫異之色。

黃御聽說過憑藉高超的武力,連挑十八將,然後一人破城的;也聽說過憑藉個人的崇高威望,述說三天三夜,然後一人破城的。

但是,僅僅憑藉吹牛的,絕對沒聽過。

候五,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第一人’。而且,縱觀歷史,如此的‘豐功偉績’,大概有且僅有他自己吧。

這是傳奇!

不可模仿的傳奇!

但靜下心來,仔細一想,這事,也不是那麼的不可思議。

此時的臨湖縣城中的廬江軍,已經沒有了主將。換句話說,軍隊沒有了‘靈魂’,正是六神無主的狀態。再加上他們不認識候五,對候五的吹噓,無法判斷真假。

是而,腦子一熱,生出了投降的想法。讓候五趁機撿了一個‘大便宜’,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運氣嗎,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這樣的話,候五便得到了攻破城池的巨大功勞。按照他累積的軍功,距離別部司馬的職位,還差那麼一丟丟。

當黃御想到他說的那些話,必然會引來黃忠等人的一頓暴揍,瞬間心軟了。

算了,給他個別部司馬的職位吧。

畢竟,他也付出了。

挨黃忠的揍,可不是誰都能享受的待遇。

雖然說,‘破虜營’中,賞罰分明。但是,也不差這一點了。

法理不外乎人情!

特殊的事情,就要特殊的對待。

黃御初入軍營時,候五是第一個陪伴他的人。雖然能力有限,只能幹個跑腿傳訊息的軍務,但是,架不住時間長啊。

日久生情。

對候五有所偏愛,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想到這裡,候五的軍職,便有了一個定論。

一件事情處理完之後,便是下一件事情。

黃御開始思索,以後在廬江郡中的‘佈局’。

眼前的目標,便是六安縣。

這座縣城,是一定要打的。而且,還要派遣精兵強將去攻打。

打出威風,打出實力。

六安縣內,少說也有八千廬江軍。為了保險起見,黃御至少要率領一萬人馬前去。

文聘,黃忠,徐晃,魏延等人,皆有他的用處。

於是乎,一個問題來了。

誰負責留下來守臨湖縣城呢?

這個時候,誰都知道,把誰留下來守臨湖縣城,便是變相地抹滅誰的功勞。

是而,黃御很難選擇。